从清教徒到扬基--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世俗化过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12页 |
第一章 山巅之城 | 第12-43页 |
一 上帝之城:宗教改革的终极理想 | 第12-29页 |
1 契约神学:山巅之城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 温思罗普的波士顿:政教合一的清教神权 | 第20-29页 |
二 圣城的危机:罗杰·威廉斯和安·哈钦森案 | 第29-43页 |
1 绝不宽容:罗杰·威廉斯 | 第29-35页 |
2 反律法主义者:安·哈钦森 | 第35-43页 |
第二章 新英格兰方式的探索与正统观念的演化 | 第43-68页 |
一 清教主义的本土化 | 第43-55页 |
1 清教主义的本土化:新英格兰方式的探索 | 第43-49页 |
2 康涅狄格的民主 | 第49-55页 |
二 准备论与“半约” | 第55-68页 |
1 准备论:契约神学的发展 | 第55-62页 |
2 “半约”:契约神学的孩子们 | 第62-68页 |
第三章 上帝与新英格兰有了过节 | 第68-94页 |
一 圣城哀歌:“哀诉”布道和美洲身份 | 第68-82页 |
1 “哀诉”布道:一种美洲文体 | 第68-74页 |
2 预表法与美洲身份 | 第74-82页 |
二 圣城阴影:塞勒姆的女巫和天花的启示 | 第82-94页 |
1 塞勒姆的女巫:无辜者的血站污了它 | 第82-88页 |
2 天花的启示:反牧师情绪的蔓延 | 第88-94页 |
第四章 更多的尘世,更少的天堂 | 第94-122页 |
一 启蒙时期的清教徒 | 第94-109页 |
1 乔纳森·爱德华兹和第一次大觉醒 | 第94-101页 |
2 第一个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 | 第101-109页 |
二 走向共和与清教主义的遗产 | 第109-122页 |
1 权柄易手:走向共和 | 第109-114页 |
2 清教主义的遗产 | 第114-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