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对话教学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6-9页 |
| 一、对话教学理论的提出 | 第6-7页 |
| 二、对话教学的意义 | 第7-9页 |
| 第一章 对话、对话教学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 第9-12页 |
| 第一节 对话与对话教学 | 第9-10页 |
| 一、对话的概念界定 | 第9页 |
| 二、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 第二节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 第10-12页 |
| 一、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 二、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类型及主要特征 | 第10-11页 |
|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 第12-21页 |
| 第一节 传统教学的弊端 | 第12页 |
| 第二节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调研与分析 | 第12-18页 |
| 一、课堂调查表 | 第13-15页 |
| 二、调查分析 | 第15-18页 |
| 第三节 调查反思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提高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 第21-41页 |
| 第一节 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 第21页 |
| 一、教学策略 | 第21页 |
| 二、对话式教学策略 | 第21页 |
| 第二节 提高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 第21-41页 |
| 一、尊重学生感受,奠定有效阅读对话的基础 | 第21-24页 |
| 二、精心设置问题,激发阅读对话的兴趣 | 第24-28页 |
| 三、合作交流,提供学生阅读对话的平台 | 第28-31页 |
| 四、关注生成,发展学生阅读对话的个性 | 第31-32页 |
| 五、学会反思,提升学生阅读对话的品质 | 第32-33页 |
| 六、开放文本,拓展学生阅读对话的视野 | 第33-41页 |
| 第四章 研究反思 | 第41-43页 |
| 一、同伴协作—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 | 第41页 |
| 二、专业引领—搭建教师学习对话的平台 | 第41-42页 |
| 三、教研主题化—以专题引领开展研究 | 第42页 |
| 四、反思经常化—促进教师的自我对话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结束语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