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刹车材料的发展状况 | 第10-13页 |
·刹车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航空刹车用摩擦材料的要求 | 第11-12页 |
·航空刹车用摩擦材料的现状 | 第12-13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3-15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SiC/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SiC/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 | 第15-16页 |
·SiC/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SiC/Fe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维网络SiC/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三维网络SiC/Al复合材料的现状 | 第19-20页 |
·三维网络SiC/Cu复合材料的现状 | 第20页 |
·三维网络SiC/钢复合材料 | 第20-21页 |
·微观组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21页 |
·钢铁组织的影响 | 第21-23页 |
·界面反应的表征与测量 | 第2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材料的制备 | 第25页 |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5-26页 |
·金相显微镜 | 第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5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5-26页 |
·X射线衍射 | 第26页 |
·精密离子减薄设备 | 第26页 |
·显微硬度测量 | 第26页 |
·台架摩擦实验 | 第26页 |
·热膨胀系数测量 | 第2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6-28页 |
·金相样品及SEM样品的制备 | 第26-27页 |
·TEM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X射线衍射试样制备 | 第27-28页 |
第3章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 第28-47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的宏观组织 | 第28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28-30页 |
·三维网络SiC陶瓷骨架的物相分析 | 第28-29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整体的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区域的物相分析 | 第30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基体组织 | 第30-31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与组织 | 第31-39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的元素分布 | 第31-33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的显微组织 | 第33-39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区的力学性能 | 第39页 |
·三维网络SiC陶瓷/20Cr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机理分析 | 第39-47页 |
·Fe-Si二元相图及Fe的硅化物 | 第39-41页 |
·SiC/金属界面反应一般特征 | 第41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固相界面反应热力学及C沉积物 | 第41-42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机理 | 第42-47页 |
第4章 三维网络SiC陶瓷/20Cr复合材料惯性台模拟实验及界面组织变化 | 第47-58页 |
·三维网络SiC/20Cr复合材料刹车副台架实验摩擦特征 | 第47-51页 |
·摩擦次数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刹车曲线分析 | 第48-50页 |
·正常能量刹车实验曲线 | 第48-49页 |
·超载能量刹车实验曲线 | 第49页 |
·终止起飞刹车实验曲线 | 第49-50页 |
·刹车实验曲线分析 | 第50页 |
·磨损量分析 | 第50-51页 |
·实验后动片界面组织的变化 | 第51-58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整体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界面物相分析 | 第52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 | 第52-53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的界面的结构与组织 | 第53-57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界面区的成分分布 | 第53页 |
·实验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显微组织 | 第53-57页 |
·界面组织结构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