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引言第12-2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选题依据和背景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关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第13-16页
     ·关于风险预警的研究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18-19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本文创新点第21-22页
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相关理论概述第22-27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概述第22-2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第2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类第22-2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第23-2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内涵第24-2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涵义第2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功能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第27-3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分析第27-30页
     ·存贷差持续扩大第27-28页
     ·存贷款期限结构不匹配第28-29页
     ·信贷资产质量低带来流动性压力第29页
     ·流动比率处于高位第29-30页
     ·小结第3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第30-3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内部诱因第30-3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部因素第32-3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第33页
     ·内控系统不完善第33-34页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尽合理第34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受限第34-3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必要性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43页
   ·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衡量指标第36-38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8-4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8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8-40页
   ·预警界限的设计第40-42页
     ·预警界限的划分第40-41页
     ·预警级别设置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第43-50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第43-46页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第43-44页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内容第44-46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可行性第4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模型第46-48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概述第46-47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原理第47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BP 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运用BP 神经网络进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可行性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实证分析第50-58页
   ·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50-51页
   ·预警指标的正态性检验第51-52页
   ·样本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第52-55页
     ·主成分分析的过程第52-54页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第54-55页
     ·流动性风险判定第55页
   ·样本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第55-57页
     ·BP 网络模型设计第55-56页
     ·结果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全文总结第58-59页
   ·未来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6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规金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