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7-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 第11-22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第11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 | 第11-13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13-15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 第13-15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15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 | 第15-16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 第16-22页 |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 第16-17页 |
·明确的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 第17-19页 |
·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 第19-20页 |
·以“双师型”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是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 第22-29页 |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 第23-24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 第24-29页 |
·理念上注重就业的短期功能,忽视育人的长期功能 | 第24页 |
·培养目标上注重“人的生产性”,忽视“人格性” | 第24-25页 |
·培养层次上注重专科教育,忽视更高层次的教育 | 第25页 |
·课程设置上注重专识教育,忽视通识教育 | 第25-26页 |
·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脱节 | 第26页 |
·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缺乏科学的指导 | 第26页 |
·教学上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 | 第26-27页 |
·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不明显 | 第27页 |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 第27-29页 |
第4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 | 第29-35页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球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 | 第29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通识化是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 第30-31页 |
·注重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 | 第31-33页 |
·注重人文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途径 | 第33-35页 |
第5章 构建合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 第35-45页 |
·建立健全与教育全球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是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 第35-36页 |
·实行调整与发展并重的战略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36-37页 |
·从拓宽职业学校升学渠道入手,改革终结性职教模式 | 第36页 |
·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 第36页 |
·加快开拓职业教育市场,实现职业学校功能多样化 | 第36-37页 |
·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 | 第37-38页 |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提升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第38-42页 |
·突出特点,办出职业技术院校的特色 | 第38-40页 |
·强化教学的针对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 第40-41页 |
·办出自己的特色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 第41-42页 |
·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步骤 | 第42-43页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第42页 |
·注意就业指导内容的全面性 | 第42页 |
·全员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 | 第42-43页 |
·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本质要求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