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综述 | 第9-13页 |
导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事优先权概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民事优先权制度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一、优先权的萌芽 | 第15-16页 |
二、优先权的确立和发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民事优先权概念及种类 | 第17-21页 |
一、优先权的含义 | 第17-19页 |
二、优先权的种类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优先权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1-25页 |
第一节 理论价值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民事优先权理论研究困境之一:性质界定问题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独立权利抑或特殊效力 | 第26页 |
第二节 实体权利抑或程序权利 | 第26-28页 |
第三节 物权抑或债权 | 第28-32页 |
一、优先权具有担保物权的基本性质 | 第28-31页 |
二、优先权为一法定担保物权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民事优先权理论研究困境之二:权利冲突时顺位问题 | 第32-44页 |
第一节 优先权之间互相冲突 | 第33-39页 |
一、一般优先权之间的冲突 | 第33-34页 |
二、特别优先权之间的冲突 | 第34-38页 |
三、一般优先权和特别优先权之间的冲突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优先权与其他权利关系相冲突 | 第39-44页 |
一、优先权与质权 | 第39-40页 |
二、优先权与抵押权 | 第40-41页 |
三、优先权与留置权 | 第41-42页 |
四、优先权与一般债权—优先权的限制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民事优先权理论研究困境之三:取舍及立法模式问题 | 第44-56页 |
第一节 优先权取舍之争 | 第45-51页 |
一、赞成之理由 | 第45-46页 |
二、反对之理由 | 第46页 |
三、本文见解 | 第46-51页 |
第二节 立法模式之争 | 第51-56页 |
一、集中立法 | 第52页 |
二、分散立法 | 第52-53页 |
三、本文观点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民事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56-60页 |
第一节 总体意旨 | 第56页 |
第二节 具体设计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