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法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概述 | 第6-8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概念 | 第6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优势 | 第6-7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应用的意义 | 第7-8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基础设计应用中的优势 | 第8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法的发展 | 第8-9页 |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法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的原理 | 第11-20页 |
·基本原则 | 第11-13页 |
·复合桩基极限承载力的设计原则 | 第12-13页 |
·复合桩基沉降简化计算原则 | 第13页 |
·设计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设计方法及步骤 | 第14-17页 |
·选择桩型、桩长和桩身截面 | 第14-15页 |
·承台计算 | 第15-16页 |
·确定桩数 | 第16-17页 |
·验算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承载力 | 第17页 |
·常规桩基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原理的比较 | 第17-20页 |
·桩长、桩截面确定方法的不同 | 第18页 |
·桩数确定方法的不同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 第20-26页 |
·单桩承载力概述 | 第20-21页 |
·单桩分析 | 第21-23页 |
·根据单桩的工作状态计算单桩的承载力 | 第23-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工程上的应用 | 第26-31页 |
·工程概况 | 第26页 |
·工程分析 | 第26-28页 |
·工程设计 | 第28-30页 |
·确定桩的截面尺寸和桩长 | 第28页 |
·确定桩数 | 第28-29页 |
·对桩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 第29-30页 |
·工程结果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31-50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1-32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2-38页 |
·屈服准则 | 第33-34页 |
·流动法则 | 第34页 |
·硬化法则 | 第34-36页 |
·材料的破坏准则 | 第36-38页 |
·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38-41页 |
·土体的本构关系 | 第41-44页 |
·桩基的有限元模型 | 第44-46页 |
·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5-46页 |
·工程设计结果的有限元验证 | 第46-49页 |
·模型竖向位移云图 | 第46-48页 |
·桩基沉降曲线 | 第48-49页 |
·经济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