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视频压缩标准背景及其主要压缩技术发展 | 第9-12页 |
·由ITU制定的图像处理标准 | 第10页 |
·由ISO制定的视频图像处理标准 | 第10-11页 |
·由国家或国际大公司主导的视频图像处理标准 | 第11-12页 |
·适合于图像处理的嵌入式芯片市场 | 第12-13页 |
·本论文拟完成的课题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23页 |
·系统开发流程 | 第15页 |
·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案 | 第15-17页 |
·方案一:一芯双核方案(集成ARM&DSP内核) | 第16页 |
·方案二:双芯组合方案 | 第16-17页 |
·系统软件平台方案 | 第17-20页 |
·Windows CE方案 | 第17-18页 |
·uC/OS-Ⅱ方案 | 第18页 |
·VxWorks方案 | 第18-19页 |
·Linux系统方案 | 第19-20页 |
·DSP子系统逻辑控制器CPLD/FPGA选择方案 | 第20-21页 |
·早期的PLD芯片 | 第20页 |
·CPLD/FPGA | 第20-21页 |
·设计原理图和PCB板的软件平台方案 | 第21-23页 |
·Protel软件方案 | 第21-22页 |
·OrCAD+PowerPCB软件方案 | 第22-23页 |
第3章 DSP子系统设计 | 第23-34页 |
·TMS320VC5402芯片概况 | 第24-25页 |
·压缩JPEG时间参数分析 | 第24-25页 |
·TMS320VC5402的性能分析 | 第25页 |
·VC5402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 第25-28页 |
·晶振电路的设计 | 第26-27页 |
·复位电路 | 第27页 |
·芯片设计的中的要点 | 第27-28页 |
·存储器 | 第28-30页 |
·存储器的映射及页扩展技术 | 第28-29页 |
·FLASH芯片的选型 | 第29页 |
·SRAM存储器 | 第29-30页 |
·电源电路部分 | 第30-31页 |
·CPLD逻辑控制电路 | 第31-32页 |
·DSP与PC机的串口通信 | 第32-34页 |
第4章 ARM子系统设计 | 第34-43页 |
·系统概述 | 第34-35页 |
·核心板 | 第35-36页 |
·S3C2410A的主要特点 | 第35-36页 |
·核心板上的存储器 | 第36页 |
·电源电路部分 | 第36-37页 |
·SD/MMC卡接口电路 | 第37-38页 |
·USB Host/Device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UART异步串口电路 | 第39-40页 |
·JTAG调试接口电路 | 第40页 |
·ARM与DSP的通信接口设计 | 第40-43页 |
·HPI接口的主要引脚及功能介绍 | 第41-42页 |
·VC5402的HPI接口的主要特点 | 第42-43页 |
第5章 硬件平台的制作 | 第43-48页 |
·硬件平台的制作流程 | 第43-44页 |
·PCB制作 | 第44-46页 |
·PCB板图的设计要点 | 第44-45页 |
·PCB板图的Gerber输出及CAM测试 | 第45-46页 |
·硬件系统的电气性能调试 | 第46-48页 |
·硬件调试平台 | 第46-47页 |
·硬件焊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 | 第47-48页 |
第6章 DSP子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8-60页 |
·CPLD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第48-52页 |
·EDA设计语言 | 第48-49页 |
·逻辑控制程序的实现 | 第49-51页 |
·综合逻辑图 | 第51-52页 |
·DSP子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2-60页 |
·DSP和PC机串口通信的软件实现 | 第52-53页 |
·程序存储器烧写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以CCS2.0IDE为开发平台的流程 | 第54-55页 |
·DSP之BOOTLoader的设计 | 第55-57页 |
·自编DSP之自举加载程序 | 第57-59页 |
·DSP子系统调试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9-60页 |
第7章 ARM子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0-81页 |
·构建交叉编译开发环境 | 第60-69页 |
·编译下载ARM之Bootloader | 第61-63页 |
·NANDflash的分区 | 第63-64页 |
·剪裁及烧录Linux内核 | 第64-67页 |
·根文件系统的定制和下载 | 第67-69页 |
·Linux驱动程序开发 | 第69-81页 |
·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原理 | 第69-70页 |
·VC5402的HPI接口的时序分析 | 第70-71页 |
·HPI寄存器的初始化 | 第71-72页 |
·驱动程序中地址映射的实现 | 第72-74页 |
·驱动程序的系统调用接口 | 第74-75页 |
·用户程序接口部分 | 第75-78页 |
·驱动程序的其它要点 | 第78-8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附录一:本论文的PCB板图 | 第88-89页 |
附录二 DSP&ARM图像压缩传输系统实物图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