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6-27页 |
| ·乘务方式 | 第16-17页 |
| ·包乘制 | 第16-17页 |
| ·轮乘制 | 第17页 |
| ·乘务计划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乘务计划的作用 | 第18-19页 |
| ·相关制约因素和评价标准 | 第19-21页 |
| ·制约因素 | 第19-20页 |
| ·乘务计划的评价标准 | 第20-21页 |
| ·系统分析 | 第21-27页 |
| ·系统目标 | 第21页 |
| ·系统运行环境及用户 | 第21-22页 |
| ·与运行图系统的接口 | 第22页 |
| ·系统的模型图 | 第22-23页 |
| ·作业流程分析 | 第23-27页 |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41页 |
| ·系统的建设目标 | 第27-28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1页 |
| ·开发环境 | 第29页 |
| ·系统流程图 | 第29页 |
| ·系统的数据流图 | 第29-30页 |
| ·B/S三层体系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1-35页 |
| ·数据管理 | 第32-33页 |
| ·日计划的自动编制 | 第33页 |
| ·日计划手工调整 | 第33-34页 |
| ·月度计划自动编制 | 第34页 |
| ·月度计划手工调整 | 第34页 |
| ·乘务统计 | 第34页 |
| ·乘务计划下达 | 第34页 |
| ·乘务计划查询 | 第34-35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35-41页 |
|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5-36页 |
|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37-40页 |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人员排班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探讨 | 第41-51页 |
| ·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 ·人员排班问题的算法探讨 | 第42-51页 |
| ·最优化算法(Exact Solution Methods) | 第43页 |
| ·启发式算法(Heutistic Solution Methods) | 第43-50页 |
| ·总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1-77页 |
| ·数据管理与实现 | 第51-60页 |
| ·用户管理实现 | 第51-55页 |
| ·基础数据维护 | 第55-60页 |
| ·乘务交路的自动编制 | 第60-67页 |
| ·值乘区段的生成 | 第60页 |
| ·分枝定界算法在编制乘务交路中的应用 | 第60-61页 |
| ·回溯算法在编制乘务交路计划中的应用 | 第61-64页 |
| ·接续网络的建立 | 第64-65页 |
| ·SE算法在编制乘务交路中的应用 | 第65-67页 |
| ·乘务交路调整 | 第67-69页 |
| ·乘务组月度运用计划的编制 | 第69-71页 |
| ·乘务组月度运用优化编制的含义 | 第69页 |
| ·乘务组月度运用优化偏制的算法 | 第69-71页 |
| ·安全策略 | 第71-74页 |
| ·网络和系统级别 | 第71-72页 |
| ·用户级 | 第72-73页 |
| ·应用程序级 | 第73-74页 |
| ·系统测试 | 第74-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