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下PTA相关物系表面张力的测定与关联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9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生产方法 | 第9-11页 |
| ·加氢精制法 | 第9页 |
| ·精密氧化法 | 第9-10页 |
| ·DMT水解法 | 第10页 |
| ·NMP结晶精制法 | 第10页 |
| ·其它方法 | 第10-11页 |
| ·液体的表面张力理论及测量方法 | 第11-22页 |
| ·液体的表面张力理论 | 第11页 |
|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 第11-12页 |
| ·关联性和估算性方程 | 第12-14页 |
|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第14-19页 |
| ·液体密度的测量和关联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差分最大气泡压力法 | 第22-30页 |
| ·差分最大气泡压力法的主要原理 | 第22-23页 |
| ·工作方程 | 第23-24页 |
| ·传统的差分方程 | 第23页 |
| ·密度的影响 | 第23页 |
| ·现用的差分方程 | 第23-24页 |
| ·构造 | 第24-26页 |
| ·压力测定和保存 | 第24-25页 |
| ·试样管部分 | 第25页 |
| ·温度控置 | 第25-26页 |
| ·深度测定 | 第26页 |
| ·流速控制 | 第26页 |
| ·设备流程 | 第26-27页 |
| ·仪器特点 | 第27-28页 |
| ·微差压变送器的应用 | 第27-28页 |
| ·缓冲装置的应用 | 第28页 |
| ·液面调节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仪器考核和误差分析 | 第30-34页 |
| ·仪器操作程序 | 第30页 |
| ·仪器参数的误差 | 第30-31页 |
| ·温度控制元件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毛细管半径的确定 | 第31页 |
| ·压力的测定 | 第31页 |
| ·密度的误差 | 第31页 |
| ·实验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 第31-33页 |
| ·仪器测量的重复性 | 第31-32页 |
| ·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常压下液体密度的测定及关联 | 第34-46页 |
| ·实验设备和药品 | 第34页 |
| ·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 ·密度测量 | 第35页 |
| ·测量步骤 | 第35页 |
| ·注意事项 | 第35页 |
|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 ·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关联 | 第38-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相关物系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46-58页 |
| ·药品和试剂 | 第46页 |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6-56页 |
| ·二甲苯和醋酸的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 ·定性讨论 | 第50页 |
| ·实验数据的关联 | 第50-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七章 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关联模型 | 第58-111页 |
| ·常压下二元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关联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 ·表面张力的新关联模型一 | 第58-59页 |
| ·表面张力的新关联模型二 | 第59页 |
| ·表面张力关联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59-60页 |
| ·二元体系的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0-109页 |
| ·非极性+非极性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关联结果 | 第63-68页 |
| ·非极性+极性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关联结果 | 第68-100页 |
| ·极性+极性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关联结果 | 第100-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118-119页 |
| 附录 | 第119-123页 |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