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理论方面 | 第14-15页 |
| ·实践方面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18-35页 |
| ·人力资本 | 第18-24页 |
| ·人力资本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4页 |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 第24-32页 |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 第24-25页 |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与内容 | 第25-27页 |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 第27-32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 | 第32-35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的外延与内涵 | 第32-34页 |
| ·德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双元制”职业教育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德国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投资领域 | 第35-44页 |
| ·教育教学领域 | 第35-38页 |
| ·企业支配主要的培训时间 | 第35-36页 |
| ·企业建设专门的培训基地 | 第36-37页 |
| ·企业配备各类的培训教师 | 第37-38页 |
| ·企业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 | 第38页 |
| ·组织管理领域 | 第38-41页 |
| ·企业负责招收培训学生 | 第39页 |
| ·企业自主管理职业教育 | 第39-40页 |
| ·企业支付行业协会会费 | 第40-41页 |
| ·财政经费领域 | 第41-44页 |
|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体 | 第41-42页 |
| ·培训企业作为国家资助的主要对象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德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 第44-63页 |
| ·德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析与核算 | 第44-49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成本的一般概念及其模型 | 第44-46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成本核算方法 | 第46-47页 |
| ·德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成本调查 | 第47-49页 |
| ·德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收益分析与核算 | 第49-63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一般概念及其模型 | 第49-52页 |
| ·可货币化直接收益的估算 | 第52-58页 |
| ·不可货币化间接收益的调查 | 第58-63页 |
| 第五章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估 | 第63-75页 |
|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63-68页 |
|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平衡结果 | 第63-65页 |
| ·德国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结果的接受率调查 | 第65-68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估模型 | 第68-75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指标 | 第68-69页 |
| ·净现值计量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 | 第69-71页 |
|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估模型的类别 | 第71-72页 |
| ·企业职业教育职位最优供给的确定 | 第72-75页 |
| 第六章 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估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 第75-82页 |
| ·中德企业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估的视角差异 | 第75-77页 |
| ·中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启动机制——财政分摊职业教育成本 | 第77-79页 |
| ·中国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环境支持 | 第79-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