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页 |
| 一、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概述 | 第6-10页 |
| (一)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及范围 | 第6-8页 |
| (二) 被害人保护的历史考察及国际背景 | 第8-10页 |
| 二、我国与国外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立法比较 | 第10-20页 |
| (一) 被害人的诉讼地位比较 | 第11-13页 |
| (二) 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比较 | 第13-20页 |
| 三、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 (一) 立法对被害人不服立案决定的救济权上缺乏明显规定 | 第20页 |
| (二) 被害人在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 第20-21页 |
| (三) 被害人对公诉案件的请求抗诉权局限性太大 | 第21页 |
| (四) 司法机关忽视对被害人的知悉权保护 | 第21-22页 |
| (五) 对被害人的经济救济保障不力 | 第22-23页 |
| (六) 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上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 第23-24页 |
| 四、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4-33页 |
| (一) 完善被害人保护制度时应当确立的法律理念 | 第24-26页 |
| 1、注重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 | 第24-25页 |
| 2、注重与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平衡 | 第25-26页 |
| 3、注重对公诉权的监督与制约 | 第26页 |
| (二) 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26-33页 |
| 1、赋予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 第26-27页 |
| 2、赋予被害人获得国家补偿的权利 | 第27-29页 |
| 3、建立、完善对被害人援助制度 | 第29-31页 |
| 4、加强对被害人知情权及程序参与权的保护 | 第31-32页 |
| 5、有条件地赋予被害人上诉权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详细摘要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