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文学”的一个侧影--《朝霞》研究(《朝霞》丛刊、月刊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第2章 《朝霞》基本状况研究 | 第16-26页 |
| ·创刊过程 | 第16-17页 |
| ·刊物的发行、编辑与影响 | 第17-20页 |
| ·办刊理念 | 第20-22页 |
| ·作家身份问题 | 第22-26页 |
| ·有关“稿酬”问题 | 第22-23页 |
| ·《鲁迅传》作者事件 | 第23-26页 |
| 第3章 《朝霞》创作研究 | 第26-52页 |
| ·《朝霞》创作概述 | 第26-27页 |
| ·《朝霞》诗歌创作 | 第27-33页 |
| ·诗歌创作的主题 | 第27-29页 |
| ·诗歌创作的题材 | 第29-31页 |
| ·诗作中民歌特色 | 第31-33页 |
| ·《朝霞》小说创作 | 第33-44页 |
| ·小说创作的主题 | 第33-35页 |
| ·人物形象塑造 | 第35-37页 |
| ·小说创作的题材 | 第37-43页 |
| ·小小说创作 | 第43-44页 |
| ·《朝霞》戏剧创作 | 第44-49页 |
| ·戏剧冲突的主题 | 第44-47页 |
| ·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 | 第47-49页 |
| ·《朝霞》散文创作 | 第49-52页 |
| ·情节:回忆历程的展开 | 第49-50页 |
| ·手法:对比的运用 | 第50-52页 |
| 第4章 《朝霞》的理论与批评 | 第52-56页 |
| ·批儒评法运动 | 第52-53页 |
| ·《水浒》评论 | 第53-56页 |
| 结语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