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广州市激光工艺雕刻产生有机废气状况概述 | 第10页 |
·治理净化激光工艺雕刻废气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治理有机废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燃烧法 | 第11页 |
·脉冲放电分解法 | 第11页 |
·光催化法 | 第11页 |
·冷凝回收法 | 第11-12页 |
·吸收法 | 第12页 |
·膜分离净化技术 | 第12页 |
·生物过滤净化技术 | 第12页 |
·纳米材料净化技术 | 第12-13页 |
·吸附法净化有机废气 | 第13-17页 |
·吸附剂的选择 | 第13-14页 |
·活性炭吸附剂 | 第14页 |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 | 第14-17页 |
·活性炭常规再生方法 | 第14-16页 |
·新型再生技术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确定及思路 | 第17页 |
·课题的确定 | 第17页 |
·本课题思路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激光雕刻废气在活性炭表面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7-18页 |
·激光雕刻废气在活性炭表面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18页 |
·活性炭脱附再生实验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激光工艺雕刻废气在活性炭表面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9-29页 |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进展 | 第19页 |
·有机废气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过程 | 第19页 |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活性炭表面吸附动力学试验 | 第19-28页 |
·试验的材料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装置 | 第21页 |
·仪器实验条件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活性炭预处理 | 第21-22页 |
·活性炭吸附柱制备 | 第22页 |
·激光工艺雕刻废气发生过程 | 第22页 |
·穿透曲线的测定 | 第22页 |
·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气体的配置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23-27页 |
·温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激光工艺雕刻废气在活性炭表面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29-40页 |
·吸附相平衡理论 | 第29页 |
·吸附等温线类型 | 第29-30页 |
·激光工艺雕刻废气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相平衡实验 | 第30-39页 |
·试验的材料和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仪器条件 | 第30-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吸附等温线类型 | 第31-32页 |
·温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 第32页 |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 第32-39页 |
·Freundlich方程模拟 | 第33-35页 |
·Langmuir-Freundlich方程模拟 | 第35-37页 |
·Langmuir方程拟合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吸附激光雕刻废气活性炭的再生研究 | 第40-51页 |
·活性炭的再生 | 第40页 |
·活性炭再生实验 | 第40页 |
·热脱附活性炭再生实验 | 第40-45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加热温度对活性炭脱附再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加热时间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 第42-43页 |
·热脱附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活性炭热脱附气体成份分析 | 第44-45页 |
·活性炭超声波再生实验 | 第45-47页 |
·实验步骤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超声波作用时间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超声波功率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 第46-47页 |
·活性炭微波脱附再生实验 | 第47-50页 |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微波功率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 第47-48页 |
·微波作用时间对活性炭再生影响 | 第48-49页 |
·微波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