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 | 第10页 |
·国内外消弧线圈的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现有消弧线圈的调谐方式 | 第12-13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概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 第14-15页 |
·故障选线的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运行分析 | 第18-29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正常运行分析 | 第18-20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故障运行分析 | 第20-24页 |
·稳态故障运行分析 | 第20-22页 |
·暂态故障运行分析 | 第22-24页 |
·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原理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双调节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的设计 | 第29-42页 |
·双调节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结构 | 第29-30页 |
·晶闸管投切电容原理分析 | 第30-32页 |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原理分析 | 第32-36页 |
·等值电路 | 第36页 |
·消弧线圈的参数 | 第36-41页 |
·设计参数 | 第36-38页 |
·电容的容量选择 | 第38-39页 |
·晶闸管的容量选择 | 第39-40页 |
·实例计算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双调节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的仿真研究 | 第42-54页 |
·消弧线圈等值电路仿真 | 第42-51页 |
·等值电路仿真图 | 第42-45页 |
·第三绕组晶闸管关断时对二次侧电容投切的仿真 | 第45-47页 |
·二次侧电容全部切除时对第三绕组晶闸管触发延迟角的仿真 | 第47-50页 |
·同时投切二次侧电容和改变第三绕组晶闸管触发延迟角的仿真 | 第50-51页 |
·消弧线圈的动态控制仿真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 第54-65页 |
·现有选线方法综述 | 第54-55页 |
·改进选线方法 | 第55-57页 |
·多种选线方法的融合 | 第57-58页 |
·选线方法的验证 | 第58-64页 |
·电力系统模拟 | 第58-60页 |
·单相接地试验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