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高氨氮垃圾渗滤液新型处理工艺MAP-SBBR的运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42页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形成过程第15-18页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第15页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第15-16页
     ·垃圾渗滤液产率及性质在废弃物降解过程中的差异第16-17页
     ·垃圾填埋场中污染物的溶出分析第17页
     ·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衰减速率规律第17-18页
   ·垃圾渗滤液成分和性质的评价第18-22页
     ·垃圾渗滤液水质评价第18-20页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第20-22页
   ·影响垃圾渗滤液成分和性质的因素第22-26页
     ·垃圾成分对渗滤液性质的影响第22-23页
     ·垃圾填埋场年龄对渗滤液性质的影响第23-25页
     ·渗滤液水质随“年龄”变化原因分析第25-26页
   ·垃圾渗滤液二次污染的危害第26-28页
     ·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危害第26-27页
     ·受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物成分和含量第27页
     ·垃圾渗滤液对土壤的污染第27页
     ·垃圾渗滤液对人体的危害第27-28页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现状第28页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现状第28-40页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第28-33页
     ·生物处理技术第33-39页
     ·自然生态处理技术第39-40页
   ·本文工作第40-42页
第2章 实验方案与实验材料第42-47页
   ·工艺路线的选择第42-45页
     ·MAP 混凝沉淀法的特点第42页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特点第42-43页
     ·MAP-SBBR 工艺的特点第43-44页
     ·工艺流程的确定第44-45页
   ·反应器第45页
   ·实验方法第45页
   ·实验用水水样第45-47页
第3章 MAP 法处理早期及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第47-55页
   ·MAP 化学沉淀法第47页
   ·水中磷酸铵镁形成机理第47-49页
     ·磷酸铵镁溶解度第47页
     ·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第47-48页
     ·磷酸铵镁的形成第48-49页
   ·MAP 法在废水除氨氮中的应用第49-51页
   ·MAP 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特点第51页
   ·MAP 法药剂及其组合的选择第51-52页
     ·药剂的选择第51-52页
     ·不同药剂组合的选择第52页
   ·MAP 法预处理早期及晚期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第52-55页
     ·MAP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2页
     ·不同搅拌速度的影响第52-54页
     ·不同Mg:N:P(摩尔比)的影响第54页
     ·MAP 试验结果讨论第54-55页
第4章 SBBR 工艺的运行规律及最优化研究第55-77页
   ·引言第55-56页
   ·SBBR 法的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第56-57页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工作原理第56页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技术特点第56-57页
   ·SBBR 工艺的基本流程第57-58页
   ·SBBR 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第58-60页
     ·SBR 工艺与SBBR 工艺的共性第58-60页
     ·SBBR 工艺的特性第60页
   ·SBBR 反应器的运行模式第60-62页
   ·SBBR 反应器中填料的选择第62-64页
   ·SBBR 反应器污泥培养与驯化第64-65页
   ·SBBR 运行方式的确定第65-67页
   ·SBBR 运行工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67-69页
   ·以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SBBR 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第69-72页
     ·进水阶段的有机物降解规律第69-70页
     ·曝气/闲置阶段的有机物降解规律第70-71页
     ·有机物的降解第71-72页
   ·氮的转化和去除的规律第72-74页
     ·氨氮的去除途径第72-73页
     ·反应器运行工序对脱氮的影响第73-74页
   ·SBBR 反应器最佳运行工序的确定第74-77页
     ·进水方式和进水段时间的确定第74-75页
     ·曝气时间的确定第75页
     ·最优沉淀段时间的确定第75-77页
第5章 SBBR 反应器中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现象研究第77-95页
   ·引言第77-78页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第78-80页
     ·经济学原理第79页
     ·微生物学原理第79-80页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第80-82页
     ·物理学第80-82页
     ·生物学第82页
   ·生物脱氮过程第82-83页
   ·影响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因素第83-95页
     ·DO 的影响第84-87页
     ·温度的影响第87-89页
     ·pH 的影响第89页
     ·容积负荷的影响第89-91页
     ·基质浓度的影响第91-95页
第6章 SBBR 反应器出水的PFS 后处理第95-101页
   ·引言第95页
   ·PFS 的混凝机理及性能第95-98页
     ·PFS 的混凝机理第95-96页
     ·混凝步骤与絮体的沉降速度第96-97页
     ·PFS 的用途第97-98页
   ·混凝操作工艺条件的确定第98-101页
     ·混合液 pH 值的选择第98-99页
     ·聚铁用量的选择第99页
     ·搅拌状况的选择第99-100页
     ·沉降时间的选择第100-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军队基层党支部能力建设
下一篇:高校招生的伦理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