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高墩施工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桥梁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稳定理论的发展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课题来源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8页 |
| ·研究对象概况 | 第13-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稳定理论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36页 |
| ·稳定分析理论 | 第19-27页 |
| ·稳定问题求解方法的评述 | 第20-21页 |
| ·T.L列式与 U.L列式下的平衡方程 | 第21页 |
| ·第一类稳定问题 | 第21-23页 |
| ·第二类稳定问题 | 第23-25页 |
|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第25-26页 |
| ·收敛准则 | 第26-27页 |
| ·ANSYS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能力介绍 | 第27-2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28-30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 ·荷载的取值 | 第31-35页 |
| ·风压的取值 | 第32-33页 |
| ·风的空间相关性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36-50页 |
| ·实际施工方案介绍 | 第36-39页 |
| ·178米高墩施工方案 | 第36-38页 |
| ·130米高墩施工方案 | 第38-39页 |
| ·临时支撑杆件 | 第39页 |
| ·分别按两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 第39-46页 |
| ·模型及材料参数 | 第39-41页 |
| ·178米高墩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 ·130米高墩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 ·成桥状态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 ·对结果的分析评价 | 第44-46页 |
| ·临时支撑对第一类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临时支撑的几种情况 | 第46-47页 |
| ·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47-48页 |
| ·侧向水平风载对第一类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第二类稳定分析 | 第50-73页 |
|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第二类稳定分析 | 第50-5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材料参数 | 第51-52页 |
| ·分析工况 | 第52-54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55页 |
| ·考虑双非线性的第二类稳定分析 | 第55-69页 |
| ·屈服准则 | 第56页 |
| ·流动准则 | 第56-57页 |
| ·强化准则 | 第57页 |
| ·破坏准则 | 第57-59页 |
| ·材料参数 | 第59-60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69页 |
| ·三种分析结果的对比 | 第69-71页 |
| 小结 | 第71-73页 |
| 第5章 风载对高墩T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80页 |
| ·加载工况 | 第73-74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4-80页 |
| ·墩顶位移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74-75页 |
| ·应力分析结果及评价 | 第75-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