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论文--物质分子运动论论文--液体分子运动论论文

水和水溶液在声悬浮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与凝固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5页
   ·声悬浮无容器处理技术第13-18页
     ·无容器处理技术第13-14页
     ·声悬浮理论第14-16页
     ·声悬浮条件下液滴的变形与振荡第16-17页
     ·声悬浮无容器处理技术的应用第17-18页
   ·旋转液滴的平衡形状第18-20页
     ·理论基础第18-19页
     ·初始变形的旋转液滴的平衡形状第19-20页
   ·水的深过冷研究第20-27页
     ·深过冷水的相变及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第21-23页
     ·深过冷水的表面性质第23-24页
     ·深过冷水的过冷与结晶第24-27页
   ·水溶液的深过冷研究第27-30页
     ·水的盐溶液分子结构第27-29页
     ·盐溶液的深过冷和形核第29-30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课题来源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实验方法第35-44页
   ·旋转液滴的平衡形状实验第35-37页
     ·研究对象第35页
     ·实验装置第35-37页
   ·声悬浮条件下水和水溶液的过冷实验第37-39页
     ·研究对象第37页
     ·实验装置第37-39页
   ·有限元方法第39-40页
   ·水及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40-43页
     ·势函数第40-42页
     ·气/液表面模拟第42页
     ·水溶液的模拟第42-43页
   ·研究思路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三章 声悬浮状态下旋转液滴的平衡形状第44-65页
   ·引言第44-46页
   ·实验方法第46页
   ·实验结果第46-55页
     ·两瓣形状第48-50页
     ·三瓣形状第50-51页
     ·四瓣形状第51-53页
     ·五瓣形状第53-55页
   ·声悬浮条件下旋转液滴形状演变的数值模拟第55-62页
     ·理论模型第55-57页
     ·数值模拟方法第57-59页
     ·模拟结果第59-62页
   ·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第四章 声悬浮条件下水的过冷与形核第65-85页
   ·引言第65-66页
   ·实验方法第66-67页
   ·声悬浮条件下大体积水的过冷第67-82页
     ·过冷度的分布第67-68页
     ·水的形核率第68-78页
     ·影响表面形核的因素第78-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第五章 过冷态水表面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85-103页
   ·引言第85-86页
   ·模拟方法第86-90页
     ·势函数的选择第86-88页
     ·长程交互作用第88-90页
   ·密度分布第90-92页
   ·表面张力第92-98页
   ·表面分子方向与表面势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六章 水溶液在声悬浮条件下的过冷能力第103-118页
   ·引言第103-104页
   ·实验与模拟方法第104-105页
   ·水溶液过冷度的分布第105-107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07-113页
     ·长程平动有序参数第107-110页
     ·方向有序参数第110-113页
   ·声辐射压对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第113-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8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1-123页
作者简历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及其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下一篇:HX公司中层生产管理人员关键绩效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