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6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论文的研究宗旨、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 ·研究宗旨和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范围 | 第1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营现状与风险表现 | 第16-25页 |
|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与风险现状 | 第16-17页 |
|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表现与案例回顾 | 第17-25页 |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界定 | 第17-19页 |
|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表现与案例回顾 | 第19-25页 |
| 第二章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原因分析 | 第25-39页 |
| ·开发商原因引发的风险 | 第26-29页 |
| ·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引发的风险 | 第26-28页 |
| ·开发商其他行为引发的风险 | 第28-29页 |
| ·借款人自身原因引发的风险 | 第29-32页 |
| ·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 第29-30页 |
| ·自然原因形成的风险 | 第30页 |
| ·社会原因形成的风险 | 第30页 |
| ·外地人按揭购房引发的风险 | 第30-31页 |
| ·由市场原因导致的理性违约风险 | 第31-32页 |
| ·银行自身原因引发的风险 | 第32-34页 |
| ·操作风险 | 第32-33页 |
| ·道德风险 | 第33-34页 |
| ·抵押物引发的风险 | 第34-36页 |
| ·高估房价引发的风险 | 第34-35页 |
| ·抵押物处置风险 | 第35页 |
| ·抵押物损毁引发的风险 | 第35页 |
| ·期房引发的风险 | 第35-36页 |
| ·经济适用房引发的风险 | 第36页 |
| ·宏观经济环境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引发的风险 | 第36-39页 |
| ·市场风险 | 第36-37页 |
| ·利率风险 | 第37页 |
| ·政策风险 | 第37-38页 |
| ·法律风险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控制的国际经验 | 第39-53页 |
| ·美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经验 | 第39-48页 |
| ·严格的个人资信审查 | 第39-43页 |
| ·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家庭不同周期的需求 | 第43-45页 |
| ·风险评级的定量化 | 第45-46页 |
| ·科学的住宅价值评估体系 | 第46-47页 |
| ·担保和保险机制的完善 | 第47-48页 |
| ·中国香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经验 | 第48-53页 |
| ·科学设置机构与严密的内控 | 第48-49页 |
| ·制定操作性强的贷款审核指标 | 第49-50页 |
| ·还款方式灵活多样 | 第50页 |
| ·创新金融服务控制违约发生 | 第50页 |
| ·风险拨备机制健全 | 第50-51页 |
| ·业务流程电子化程度高 | 第51页 |
| ·发达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 第51-52页 |
| ·完善的法律法规与政府有力的监管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G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措施与对策 | 第53-77页 |
|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第53-57页 |
|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职能 | 第53-55页 |
| ·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制衡和效率的和谐统一 | 第55-57页 |
| ·加强人员培训 | 第57页 |
| ·做好贷前调查 | 第57-66页 |
| ·对来自开发商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 第57-60页 |
| ·对来自借款人风险的控制对策 | 第60-64页 |
| ·抵押物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 第64-66页 |
| ·强化贷后管理 | 第66-69页 |
| ·加强对借款人动态监控 | 第67页 |
| ·做好与开发商的联系和资产处置工作 | 第67页 |
| ·加强信贷档案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 | 第67-69页 |
| ·建立专业的催收队伍,强化贷后逾期管理 | 第69页 |
| ·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 第69-72页 |
| ·向开发商转移风险 | 第69-70页 |
| ·将信用审查风险转移给中介机构 | 第70-71页 |
| ·引入保险担保机制 | 第71-72页 |
| ·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 第72页 |
| ·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实施按揭贷款证券化 | 第72页 |
| ·实施差异化信贷策略,创新按揭贷款产品 | 第72-73页 |
| ·加快银行征信系统和电子化建设 | 第73-74页 |
|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 第73-74页 |
| ·加强银行的电子化建设 | 第74页 |
| ·推动银行外部风险保障环境建设 | 第74-77页 |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第74-75页 |
| ·加快住房融资中介机构的发展 | 第75页 |
| ·健全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 ·研究不足 | 第77-78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