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丸抗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实验研究 | 第9-3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9-11页 |
·药物 | 第9页 |
·动物 | 第9页 |
·受试环境 | 第9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9-10页 |
·试验方法 | 第10页 |
·动物分组 | 第10页 |
·模型复制 | 第10页 |
·给药方法 | 第10页 |
·观察指标 | 第10-11页 |
·一般情况 | 第10-11页 |
·生化、免疫指标 | 第11页 |
·骨密度检测 | 第11页 |
·骨生物力学检测 | 第1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1页 |
2.结果 | 第11-19页 |
·各组大鼠试验初、试验末体重变化情况 | 第11-13页 |
·各组大鼠骨密度/体重、骨矿含量/体重的变化情况 | 第13-15页 |
·各组大鼠腰1椎体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 | 第15-16页 |
·各组大鼠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子宫指数)变化情况 | 第16-19页 |
3.讨论 | 第19-28页 |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认识 | 第20-23页 |
·文献回顾,病名、病因、病机归属 | 第20-21页 |
·现代中医的病名、病因、病机研究 | 第21-22页 |
·现代临床分型论治 | 第22-23页 |
·滋肾丸的立法,组方原则,复方组成及方义分析 | 第23页 |
·滋肾丸有关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3-25页 |
·关于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25-26页 |
·关于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4.问题与展望 | 第28-3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展望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34-35页 |
声明 | 第35-36页 |
附录 综述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近况 | 第36-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