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研究主题和目标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关于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 | 第16-18页 |
·关于融资结构理论的研究 | 第18-20页 |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评述 | 第20-23页 |
·关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研究 | 第23-25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第2章 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7-55页 |
·不同融资模式下企业债券融资的比较 | 第27-33页 |
·英美融资模式下的企业债券融资 | 第27-29页 |
·日本融资模式下的企业债券融资 | 第29-30页 |
·德国融资模式下的企业债券融资 | 第30-33页 |
·转轨时期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变迁和企业债券融资 | 第33-37页 |
·转轨时期企业内源融资的不足 | 第34-35页 |
·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的形成 | 第35-37页 |
·发展债券融资是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的必然选择 | 第37-46页 |
·企业债券的市场需求 | 第38-43页 |
·债券融资对企业债务资本结构的优化 | 第43-46页 |
·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 | 第46-55页 |
·企业债券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46-48页 |
·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 第48-50页 |
·企业债券融资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 第50-52页 |
·企业债券融资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节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的融资优序与企业债券融资发展 | 第55-75页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55-59页 |
·优序融资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55-56页 |
·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56-58页 |
·优序融资理论的局限性 | 第58-59页 |
·我国企业的融资优序分析 | 第59-63页 |
·我国企业的特点和融资环境分析 | 第59-60页 |
·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优序分析 | 第60-63页 |
·目前条件下对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预测 | 第63-71页 |
·灰色系统 GM(1,1)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其改进 | 第64-66页 |
·各 GM(1,1)模型的建立 | 第66-69页 |
·数据模拟及精度比较 | 第69-70页 |
·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 第70-71页 |
·完善我国的企业治理机制 | 第71-75页 |
·企业治理机制的概述 | 第71-73页 |
·我国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 | 第73-75页 |
第4章 金融子市场发展、政府功能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战略研究 | 第75-93页 |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第75-77页 |
·金融子市场发展模型 | 第77-83页 |
·金融子市场的功能及其衡量指标 | 第78-80页 |
·金融子市场发展模型 | 第80-83页 |
·金融子市场发展的政府干预模型 | 第83-89页 |
·政府功能作用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机制 | 第84-86页 |
·金融子市场发展的最优政府功能模型 | 第86-88页 |
·政府干预不当的两种情况 | 第88-89页 |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 第89-93页 |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中的我国政府功能错位 | 第90-91页 |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 第91-93页 |
第5章 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放开顺序研究 | 第93-114页 |
·基于发行制度变革的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放开顺序 | 第94-100页 |
·企业债券的发行监管制度 | 第94-96页 |
·基于发行制度变革的企业债券融资放开顺序 | 第96-97页 |
·发行制度变革过程中发债企业的选择 | 第97-98页 |
·发行制度变革过程中债券发行监管的完善 | 第98-100页 |
·基于信用等级的债券融资发展放开顺序 | 第100-114页 |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作用 | 第100-102页 |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及其分类 | 第102-105页 |
·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融资放开顺序 | 第105-106页 |
·规范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 | 第106-114页 |
第6章 企业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研究 | 第114-129页 |
·利率市场化概述 | 第114-115页 |
·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培育 | 第115-122页 |
·基准利率及其传导机制 | 第115-117页 |
·我国基准利率的比较与选择 | 第117-121页 |
·我国基准利率的展望 | 第121-122页 |
·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 第122-129页 |
·我国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条件 | 第125-126页 |
·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 第126-129页 |
结论 | 第129-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