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物质进入细胞膜的机制研究 | 第8-9页 |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第9页 |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假说 | 第9-10页 |
·微生物酶学的研究 | 第10-12页 |
·作用原理 | 第10-11页 |
·酶反应动力学原理 | 第11-12页 |
·工程菌的研制 | 第12-13页 |
·有效微生物(EM) | 第12页 |
·基因工程菌 | 第12-13页 |
·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微观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样品处理与菌种选育 | 第17-24页 |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17-18页 |
·菌种的选育 | 第18-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20-22页 |
·菌种的保藏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微生物降解正十六烷和正十九烷的微观机理初步研究 | 第24-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固定培养 | 第27-30页 |
·摇床1501/min 振荡培养 | 第30-33页 |
·色谱结果和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使用显微镜技术对正十六烷与微生物之间的微观作用关系研究 | 第35-45页 |
·荧光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第36-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正十六烷在微生物细胞膜上的反应动力学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