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生物合成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 ·茶氨酸的特性 | 第12-13页 |
| ·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应用前景 | 第13-16页 |
| ·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合成、代谢途径 | 第16-21页 |
| ·茶氨酸的合成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合成茶氨酸的微生物菌株筛选 | 第24-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菌株 | 第2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菌种复壮 | 第25页 |
| ·富集培养 | 第25页 |
| ·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 | 第25页 |
| ·茶氨酸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培养条件研究 | 第28-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 ·培养时间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的影响 | 第29-30页 |
| ·pH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0页 |
| ·温度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 ·C源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 ·N源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 ·通气量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 ·装液量对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硝基还原假单胞菌株稳定性的研究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硝基还原假单胞菌生物合成茶氨酸的研究 | 第33-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材料 | 第33页 |
| ·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 ·反应体系pH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湿细胞量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 第35页 |
| ·底物浓度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转化反应时间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 第37页 |
| ·茶氨酸发酵小试试验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谷氨酰胺酶基因克隆 | 第39-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 ·材料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基因组DNA抽提 | 第43-44页 |
| ·谷氨酰胺酶基因的克隆 | 第44页 |
| ·重组质粒测序 | 第44-47页 |
| 第六章 谷氨酰胺转肽酶基因克隆、表达 | 第47-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 ·材料 | 第47页 |
| ·方法 | 第47-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 ·谷氨酰胺转肽酶基因的克隆 | 第51页 |
|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 | 第51-55页 |
| ·重组质粒表达 | 第55页 |
| ·谷氨酰胺转肽酶活性测定 | 第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