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

前言第1-11页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概述第11-21页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第11-12页
 (二)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建立的依据第12-18页
  1、“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的需要第12页
  2、宪法、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第12-13页
  3、国际少年司法准则和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要求第13-14页
  4、刑法理念的转变和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影响第14-15页
  5、未成年人犯罪的日益严重化和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第15-18页
 (三)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价值第18-21页
  1、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权第18-19页
  2、有利于具体贯彻“寓教于审”原则,有效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第19-20页
  3、有利于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20-21页
二、西方国家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第21-29页
 (一) 西方国家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指导思想第21-23页
  1、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文关怀第21页
  2、“国家亲权”的影响第21-22页
  3、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现代刑事法理论的进步第22-23页
 (二) 西方国家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模式第23-27页
  1、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模式第23-24页
  2、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福利模式第24-25页
  3、以日本为代表的司法·福利模式第25-26页
  4、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刑法模式第26-27页
 (三) 西方国家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反思和改良第27-29页
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现状第29-46页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第29-33页
  1、不公开审理原则第29-30页
  2、寓教于审原则第30页
  3、保护未成年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原则第30-32页
  4、双重保护原则第32页
  5、综合治理原则第32-33页
 (二)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基本程序第33-41页
  1、庭前审查程序第33-35页
  2、庭审程序第35-40页
   (1) 法庭的布局第35-36页
   (2) 庭审氛围和庭审方式第36-37页
   (3) 设置少年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7-40页
  3、庭审后续问题第40-41页
 (三) 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之评价第41-46页
  1、比较于西方国家,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特色第41-42页
  2、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不足第42-46页
   (1) 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立法上的缺失第42页
   (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第42-46页
四、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设想第46-50页
 (一) 充分重视和保护未成年被告人在刑事审判程序中的诉讼权利第46-47页
 (二) 刑事诉讼法应设立专章规定未成年人的刑事审判程序第47-48页
 (三) 设置与少年法庭模式并存发展的少年法院第48页
 (四) 发挥少年法庭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第48-49页
 (五) 应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少年审判队伍第49页
 (六)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理论研究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山地居住区山水特色形态构成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下一篇:我国大学生社会化居住空间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