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我国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现状 | 第11-16页 |
·抗震鉴定的现状 | 第11-12页 |
·抗震加固技术的现状 | 第12-13页 |
·我国抗震鉴定的过程和实际中常用的抗震加固技术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抗震鉴定程序编制及若干问题研究 | 第18-44页 |
·引言 | 第18页 |
·鉴定程序的编制 | 第18-22页 |
·第一级鉴定程序的编制原理 | 第18页 |
·第一级鉴定程序界面及其应用介绍 | 第18-19页 |
·第二级鉴定程序的编制原理 | 第19-21页 |
·第二级鉴定程序界面及其应用介绍 | 第21-22页 |
·抗震鉴定的理论背景及现存问题的研究 | 第22-35页 |
·抗震鉴定的思路 | 第22-23页 |
·局部影响系数和体系影响系数的确定 | 第23-25页 |
·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计算 | 第25-30页 |
·弹塑性变形验算的必要性探讨 | 第30-35页 |
·抗震鉴定修订建议 | 第35-43页 |
·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的作法 | 第36-37页 |
·现行抗震规范的作法 | 第37-38页 |
·本文建议的作法 | 第38-40页 |
·结构抗倒塌变形验算的进一步探讨 | 第40-41页 |
·基于抗震性能(变形)抗震鉴定方法设想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3 抗震加固计算和技术的实用性研究 | 第44-58页 |
·引言 | 第44页 |
·抗震加固途径及其分类 | 第44-45页 |
·常用构件加固方法的特点及承载力计算 | 第45-56页 |
·加固方法的特点 | 第45-49页 |
·构件加固后截面承载力验算 | 第49-55页 |
·在构件加固中应注意问题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4 抗震加固算例 | 第58-94页 |
·引言 | 第58页 |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 | 第58-59页 |
·建筑结构概况 | 第58页 |
·结构加固方案 | 第58-59页 |
·结构加固前后的弹性及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59-76页 |
·时程分析法原理 | 第59-63页 |
·多遇地震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70页 |
·基本设防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第71-76页 |
·结构加固前后罕遇地震下的静力非线性分析 | 第76-88页 |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的原理 | 第76-81页 |
·初始弹性需求谱的确定和侧向力的施加 | 第81-83页 |
·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83-88页 |
·罕遇地震下静力非线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88-91页 |
·小结 | 第91-94页 |
5 结束语 | 第94-98页 |
·本文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第94-95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04-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