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古代福州女子教育的历史考察 | 第8-11页 |
第二章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产生与沿革 | 第11-26页 |
一、教会在福州传教的开始与发展 | 第11-13页 |
二、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产生和沿革 | 第13-26页 |
(一)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产生(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 | 第13-14页 |
(二)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初步发展(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 | 第14-16页 |
(三)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迅速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第16-17页 |
(四)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从繁荣走向衰亡(民国初年—20世纪中期) | 第17-26页 |
1、中小学的发展与变化 | 第18页 |
2、华南女子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 第18-21页 |
3、收回教育权运动 | 第21-24页 |
(1) “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 第21-22页 |
(2) 福州“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4页 |
4、教会学校的改制与立案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特点 | 第26-39页 |
一、近代福州教会女学与近代福州教会男学的比较 | 第26-31页 |
二、五口通商口岸教会女学发展的比较 | 第31-34页 |
三、近代福州教会高等女子教育与其它城市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比较 | 第34-39页 |
第四章 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局限性与对福州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 第39-48页 |
一、近代福州教会女学的局限性 | 第39-42页 |
1、教育目的上与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离 | 第39-40页 |
2、课程设置上以宗教作为核心内容,打破了中国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优良传统 | 第40页 |
3、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40-41页 |
4、过于强调“洋”优于“中”,导致一部分福州民众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 第41-42页 |
二、近代福州教会女学对福州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 第42-48页 |
1、开启福州女学之风,为女子提供了一个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 | 第42-43页 |
2、对封建社会的陋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 第43页 |
3、成为福州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 | 第43-44页 |
4、成为福州近代自办女学的范本 | 第44页 |
5、促进了福州文化的传承 | 第44页 |
6、为福州社会培养了一代新女性,促进了福州社会的发展,扩大了福州在全国的知名度 | 第44-46页 |
7、推动了福州的革命进程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中文摘要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