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理论溯源 | 第10-16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 第10-13页 |
(二) 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第13-15页 |
(三)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 第15-16页 |
二、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 | 第16-26页 |
(一)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演变过程 | 第16-24页 |
1. 普及发展阶段(1949-1957年) | 第17-19页 |
2. 曲折反复阶段(1958-1979年) | 第19-20页 |
3. 改革探索阶段(1980-1995年) | 第20-22页 |
4. 改革攻坚阶段(1996年至今) | 第22-24页 |
(二)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原因 | 第24-26页 |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一)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显著 | 第26-29页 |
(二)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境探讨 | 第29-35页 |
(三)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四、我国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37-50页 |
(一)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的战略选择 | 第37页 |
(二) 目标定位:坚持服务“三农” | 第37-38页 |
(三) 制度创新: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 第38-44页 |
1. 明晰产权关系 | 第38-39页 |
2.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3.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 第40-42页 |
4.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42-44页 |
(四) 政府要多管齐下,优化改革的外部环境 | 第44-50页 |
1. 落实农村信用社的扶持政策 | 第44-46页 |
2. 构建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体系 | 第46-48页 |
3. 营造农村社会良好信用环境 | 第48-49页 |
4. 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支农合力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