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9页 |
1.1 概述 | 第8-9页 |
1.2 涡轮叶片材料 | 第9页 |
1.3 镍基高温合金 | 第9-14页 |
1.3.1 镍基高温合金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1.3.2 合金元素对镍基合金的作用及其性能的影响 | 第12-14页 |
1.4 高温耐蚀涂层的概况及其制备工艺 | 第14-19页 |
1.4.1 涂层概况 | 第14-16页 |
1.4.2 涂层制备工艺 | 第16页 |
1.4.3 高温涂层的基本类型 | 第16-19页 |
1.5 铝-硅-稀土涂层 | 第19-27页 |
1.5.1 铝-硅涂层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1.5.2 加入稀土的作用 | 第20-22页 |
1.5.3 加入稀土的方式 | 第22-23页 |
1.5.4 稀土的作用模型 | 第23-26页 |
1.5.5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2.1 实验的准备 | 第29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2.3 高温氧化实验 | 第30页 |
2.4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涂层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32-38页 |
3.1 氧化膜完整性 | 第32页 |
3.2 氧化膜生长速度 | 第32-34页 |
3.2.1 直线规律 | 第33页 |
3.2.2 抛物线规律 | 第33页 |
3.2.3 对数规律 | 第33-34页 |
3.3 涂层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第38-47页 |
4.1 高温氧化后涂层表面形貌 | 第38-45页 |
4.1.1 高温氧化5小时涂层表面形貌及其氧化机理 | 第38-39页 |
4.1.2 高温氧化50小时涂层表面形貌及其氧化机理 | 第39-42页 |
4.1.3 高温氧化100小时涂层表面形貌及其氧化机理 | 第42-43页 |
4.1.4 高温氧化200小时涂层表面形貌及其氧化机理 | 第43-45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涂层截面组织分析 | 第47-63页 |
5.1 2~#试样截面形貌分析 | 第47-59页 |
5.1.1 高温氧化5小时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47-54页 |
5.1.2 高温氧化100小时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54-58页 |
5.1.3 高温氧化200小时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58-59页 |
5.2 1~#、2~#试样截面形貌对比 | 第59-62页 |
5.2.1 氧化膜粘附性对比 | 第59-61页 |
5.2.2 涂层退化速度比较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