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协同信息竞争模型和测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体系和创新第11-13页
2 企业竞争理论演进历程及分析第13-24页
 2.1 经济学角度演进历程第13-14页
 2.2 管理学角度演进历程第14-19页
  2.2.1 战略管理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第15页
  2.2.2 市场结构为中心的外生竞争优势理论第15-16页
  2.2.3 资源和能力的内生竞争优势理论第16-19页
 2.3 企业竞争理论分析及发展趋势第19-24页
  2.3.1 传统企业竞争理论的缺陷第19-21页
  2.3.2 企业竞争理论发展趋势第21-22页
  2.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变及实证分析第22-24页
3 协同竞争理论的导入第24-29页
 3.1 协同相关理论第24-25页
 3.2 协同是创建企业或企业群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第25-28页
  3.2.1 隐性资产是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第25-26页
  3.2.2 协同是创建企业群持续竞争优势的最具有战略高度的关联第26-28页
 3.3 企业群难以取得正向协同效应的原因初探第28-29页
4 协同竞争力的形成条件—信息化第29-36页
 4.1 信息化是实现协同的必要条件第29-33页
  4.1.1 协同的主要障碍—组织成本过高第29-30页
  4.1.2 信息化加速协同效应的形成第30-31页
  4.1.3 信息化能够固化并优化协同流程第31-33页
 4.2 信息系统是实现协同的工具第33-36页
  4.2.1 信息化协同的前提—标准化第33-34页
  4.2.2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化重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第34-35页
  4.2.3 信息系统是达到各方面标准化化协同的工具第35-36页
5 协同信息竞争模型第36-46页
 5.1 模型架构第36-41页
  5.1.1 协同计划第37-38页
  5.1.2 协同执行第38-40页
  5.1.3 协同支持第40-41页
  5.1.4 协同绩效管理第41页
 5.2 协同竞争能力模型实现方式第41-46页
  5.2.1 构建协同平台第42页
  5.2.2 采用外包租用模式第42-44页
  5.2.3 制定协同业务标准第44-46页
6 协同信息竞争模型测评第46-61页
 6.1 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分析第46-49页
  6.1.1 产权论和超产权论观点第46-48页
  6.2.2 核心竞争能力测评第48-49页
 6.2 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分析第49-53页
  6.2.1 单一企业评价模式第49-51页
  6.2.2 企业群绩效评价模式第51-53页
 6.3 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第53-54页
 6.4 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第54-59页
  6.4.1 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主要特征第54-55页
  6.4.2 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第55-59页
 6.5 企业协同绩效测评的应用及其检验第59-61页
7 协同信息竞争模型的应用及实证检验第61-69页
 7.1 案例背景介绍第61页
 7.2 实施前提—管理咨询第61-63页
 7.3 青啤协同行为的标准制定与应用第63-64页
 7.4 企业协同平台的导入第64-66页
 7.5 大规模定制的平台服务第66页
 7.6 采用外包租用模式第66-67页
 7.7 协同绩效评价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效应分析
下一篇:带容量限制的运输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