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28页 |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问题的确定与陈述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经济学方法 | 第22-23页 |
·综合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博弈论与模糊数学方法 | 第24页 |
·研究框架与核心思想 | 第24-28页 |
第2章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 第28-67页 |
·审计质量的概念 | 第28-32页 |
·质量的概念 | 第28-30页 |
·审计质量的涵义 | 第30-32页 |
·审计信息特征与审计质量特征 | 第32-38页 |
·审计信息特征 | 第32-35页 |
·审计质量特征 | 第35-38页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审计资源的影响 | 第38-40页 |
·审计环境的影响 | 第40-42页 |
·审计风险的影响 | 第42-44页 |
·审计行为因素的影响 | 第44-45页 |
·审计目标分层与审计质量分层 | 第45-49页 |
·审计目标与审计期望差 | 第45-46页 |
·审计目标分层 | 第46-48页 |
·审计质量分层 | 第48-49页 |
·审计质量评价的理论体系 | 第49-53页 |
·审计质量评价的现实性 | 第49-52页 |
·审计质量评价要素 | 第52-53页 |
·审计质量评价的行为导向 | 第53页 |
·审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 | 第53-59页 |
·审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3-56页 |
·审计能力因素与审计独立性因素对审计质量的贡献分析 | 第56-59页 |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 | 第59-65页 |
·中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纵向比较 | 第60-63页 |
·中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与美国的比较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3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行为特征与契约关系 | 第67-103页 |
·审计市场的性质 | 第67-74页 |
·审计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 第67-69页 |
·审计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69-71页 |
·审计市场的供给分析 | 第71-72页 |
·审计市场的竞争 | 第72-74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特征分析 | 第74-85页 |
·政府部门 | 第74-77页 |
·投资者 | 第77页 |
·债权人 | 第77-78页 |
·公司管理当局与职员 | 第78页 |
·其他利益相关者 | 第78-79页 |
·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 | 第79-84页 |
·注册会计师协会 | 第84-85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 | 第85-92页 |
·审计契约关系 | 第85-88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88-89页 |
·审计关系契约的特性与产权安排 | 第89-91页 |
·独立审计的内在矛盾 | 第91-92页 |
·中国审计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 | 第92-101页 |
·审计市场的制度背景 | 第93-97页 |
·中国审计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 | 第97-101页 |
·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4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模型与分析 | 第103-154页 |
·独立审计质量的分析框架 | 第103-110页 |
·审计质量分析的框架性模型 | 第103-104页 |
·注册会计师行为的核心作用 | 第104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 | 第104-106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行为动机强弱的分析 | 第106页 |
·审计关系契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106-110页 |
·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影响 | 第110-122页 |
·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 | 第110页 |
·基于审计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110-115页 |
·审计质量的价格信号与注册会计师选聘 | 第115-118页 |
·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竞争 | 第118-122页 |
·企业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122-132页 |
·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第122-125页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 | 第125-129页 |
·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 | 第129-132页 |
·政府行为与审计质量 | 第132-147页 |
·政府监管的特性分析 | 第133-136页 |
·政府监管的优化 | 第136-140页 |
·政府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博弈:监管博弈 | 第140-143页 |
·政府监管者与社会公众 | 第143-147页 |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行业自律机制 | 第147-152页 |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 | 第147-149页 |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政府 | 第149-152页 |
·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5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实证与案例 | 第154-173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154-160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 第154-157页 |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对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影响 | 第157-160页 |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 第160-172页 |
·“银广厦”公司与“中天勤”的基本情况 | 第160-165页 |
·从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角度对银广厦-中天勤一案的分析 | 第165-172页 |
·小结 | 第172-173页 |
第6章 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173-196页 |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第173-182页 |
·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对策 | 第174-178页 |
·形成我国合理的审计市场竞争机制 | 第178-182页 |
·加强有效监管,实施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公平 | 第182-191页 |
·我国监管制度的缺陷 | 第183-186页 |
·加强法治建设,实施综合治理 | 第186-188页 |
·倡导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公平 | 第188-191页 |
·完善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与收入水平 | 第191-195页 |
·小结 | 第195-196页 |
第7章 总结与结论 | 第196-199页 |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第196-197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97-198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第198-19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9-212页 |
附录一: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212-213页 |
附录二:中国证监会历年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 第213-220页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第220-221页 |
致谢 | 第221-2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