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0页 |
第一章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般理论 | 第10-20页 |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释义 | 第10-13页 |
·市民社会概念的厘定 | 第10-12页 |
·政治国家的内涵界定 | 第12-13页 |
·国家与社会理论沿革与发展 | 第13-17页 |
·西方传统国家与社会理论 | 第13-14页 |
·西方当代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发展 | 第14-15页 |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理论 | 第15-17页 |
·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制现代化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国家与社会: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困境 | 第20-30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第20-24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 | 第20-21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分期 | 第21-24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24-30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 第24-26页 |
·中国法制现代化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30-49页 |
·国家推进型与社会演进型两种模式的分析与批判 | 第30-36页 |
·国家推进型模式的分析与批判 | 第32-34页 |
·社会演进型模式的分析与批判 | 第34-36页 |
·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构建的可能性 | 第36-40页 |
·中国是否存在过市民社会 | 第36-38页 |
·市民社会在中国构建的可能性 | 第38-40页 |
·建构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40-49页 |
·建构和培育现代市民社会 | 第41-44页 |
·规范国家权力,发挥国家权威的作用 | 第44-45页 |
·建立国家与社会之间顺畅的沟通机制 | 第45-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