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料数字化渐进成形技术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 ·课题概述 | 第11-12页 |
| ·国内外金属板料无模成形技术发展与现状 | 第12-19页 |
| ·旋压 | 第12-13页 |
| ·电磁成形技术 | 第13-14页 |
| ·激光成形技术 | 第14-15页 |
| ·多点成形技术 | 第15页 |
| ·成形锤渐进成形 | 第15-16页 |
| ·喷丸成形 | 第16-17页 |
| ·无模液压胀形 | 第17页 |
| ·无模渐进成形 | 第17-19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数字化渐进成形样机系统设计 | 第22-34页 |
| ·现代数控技术 | 第22-24页 |
| ·总体介绍 | 第22-24页 |
| ·数控技术的发展 | 第24页 |
| ·设计原则及主参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5-29页 |
| ·提高机床的结构刚度 | 第26-27页 |
| ·提高机床结构的抗振性 | 第27-28页 |
| ·减小运动件的摩擦和消除间隙 | 第28-29页 |
| ·进给伺服系统设计 | 第29-32页 |
| ·步进电机开环系统与设计要求 | 第29-30页 |
| ·样机进给控制系统 | 第30-32页 |
| ·软件系统选择 | 第32-33页 |
| ·PC数控 | 第32-33页 |
| ·RENHE 32M机床数控系统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UGNX在数字化渐进成形中的应用 | 第34-49页 |
| ·UGNX CAM介绍及编程 | 第34-36页 |
| ·加工功能介绍 | 第34-35页 |
| ·利用UG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编程的工作流程 | 第35-36页 |
| ·坐标系 | 第36-41页 |
| ·机床坐标系 | 第36-37页 |
| ·机床原点 | 第37-41页 |
| ·工艺规划 | 第41-43页 |
| ·NC代码的生成 | 第43-48页 |
| ·RENHE 32M常用指令说明 | 第43-45页 |
| ·NC代码生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渐进成形零件厚度分析 | 第49-62页 |
| ·数字化渐进成形概述 | 第49-50页 |
| ·成形过程分析 | 第50-52页 |
| ·成形过程 | 第50-52页 |
| ·变形机理 | 第52页 |
| ·成形试验 | 第52-54页 |
| ·成形零件壁厚讨论 | 第54-61页 |
| ·胀形类壁厚讨论 | 第54-59页 |
| ·拉深类壁厚讨论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厚度预报软件模块开发 | 第62-72页 |
| ·软件模块开发 | 第62-67页 |
| ·开发工具介绍 | 第62-65页 |
| ·软件结构及其功能介绍 | 第65-67页 |
| ·应用实例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 ·面临问题 | 第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