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Ⅰ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第一章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背景概述 | 第10-12页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 | 第14页 |
·内蕴假设和平稳性假设 | 第14-15页 |
·半方差函数 | 第15-16页 |
·Kriging插值 | 第16-17页 |
Ⅱ 正文部分 | 第17-48页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 第17-21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总体思路 | 第18页 |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第18页 |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 第18-19页 |
·统计分析方法及图件、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田间试验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45页 |
·土壤养分含量的统计特征 | 第21-27页 |
·试验区不同利用方式下有效态大量元素和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统计特征值与肥力评价 | 第21-25页 |
·试验区有效态大量元素含量的亏缺评价 | 第25页 |
·试验村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统计特征和肥力亏缺评价 | 第25-26页 |
·试验区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的正态分布性检验 | 第26-27页 |
·试验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结构 | 第27-34页 |
·试验区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态大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 | 第27-31页 |
·试验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 | 第31-34页 |
·试验区农田土壤养分观测指标空间分布格局 | 第34-40页 |
·试验区土壤pH、有机质和大量元素速效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4-37页 |
·试验区微量元素B、Fe、Mn、Zn、Cu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7-40页 |
·试验区养分管理的推荐模型 | 第40页 |
·试验区养分管理模型的应用 | 第40-45页 |
·葡萄田间试验 | 第40-42页 |
·不同施肥处理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氮磷钾配合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2页 |
·猕猴桃田间试验 | 第42-45页 |
·不同肥料处理对猕猴桃品质和单果重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肥料处理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肥料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研究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原因简析 | 第46页 |
·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在养分分区管理中应用 | 第46页 |
·研究地施肥技术探讨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