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重要作家--王次回及其诗歌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6页 |
英文提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2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16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22页 |
上篇 王次回实证研究 | 第22-78页 |
第一章 王次回家世考 | 第22-35页 |
一、王次回的先世 | 第22-26页 |
二、其他相关的王氏家族成员 | 第26-30页 |
三、王次回的后嗣 | 第30-35页 |
第二章 王次回著作考 | 第35-52页 |
一、王次回《疑雨集》版本考 | 第35-38页 |
二、王次回《疑云集》辨伪 | 第38-47页 |
三、王次回的其他作品 | 第47-52页 |
第三章 王次回生平中的几个时间考 | 第52-61页 |
一、王次回生卒年考 | 第52-54页 |
二、王次回与贺氏结婚时间考 | 第54-56页 |
三、王次回任华亭训导时间考 | 第56-61页 |
第四章 王次回恋爱事迹考 | 第61-71页 |
一、王次回与阿姚 | 第61-66页 |
二、王次回与婢女 | 第66-68页 |
三、王次回与阿锁 | 第68-71页 |
第五章 王次回交游考 | 第71-78页 |
一、于氏诸子 | 第71-73页 |
二、唐氏父子 | 第73-75页 |
三、其他 | 第75-78页 |
下篇 王次回诗歌析论 | 第78-139页 |
第一章 王次回诗歌与晚明文学思潮 | 第78-98页 |
一、王次回诗歌与“童心-性灵”说 | 第78-82页 |
二、王次回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82-98页 |
(一)、意象 | 第83-88页 |
(二)、词藻 | 第88-89页 |
(三)、典故 | 第89-98页 |
第二章 王次回的艳体诗 | 第98-124页 |
一、写作特征:通微入玄 | 第98-101页 |
二、本事:实与虚 | 第101-105页 |
三、寄托:有与无 | 第105-108页 |
四、文学史意义:艳体诗的集大成者 | 第108-124页 |
第三章 王次回的悼亡诗 | 第124-131页 |
一、感情基调:悲与悔 | 第124-127页 |
二、艺术创造:继承与出新 | 第127-131页 |
第四章 王次回的感怀诗 | 第131-136页 |
一、对家族衰落的慨叹 | 第131-132页 |
二、对科举困顿的感喟 | 第132-134页 |
三、对人生悲剧性的体认 | 第134-136页 |
余论 | 第136-139页 |
附录一、王次回年表 | 第139-144页 |
附录二、王次回研究资料选辑 | 第144-16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60-169页 |
后记 | 第169-170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70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