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DNA切割试剂研究进展 | 第8-2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核酸定点切割试剂的作用原理与方式 | 第9页 |
1.3 DNA的识别与结合 | 第9-13页 |
1.3.1 寡聚核苷酸 | 第9-10页 |
1.3.2 DNA结合蛋白质和多肽 | 第10-11页 |
1.3.3 多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 PNA) | 第11页 |
1.3.4 多聚酰胺 | 第11-12页 |
1.3.5 大环多胺金属锌络合物 | 第12-13页 |
1.4 切割系统 | 第13-23页 |
1.4.1 按自由基机理氧化切割核酸的试剂 | 第13-18页 |
1.4.2 以酯水解机理切割核酸的试剂 | 第18-23页 |
1.4.3 以消除机理切割核酸的试剂 | 第23页 |
1.5 展望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大环多胺及其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27-40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大环多胺及其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27-31页 |
2.2.1 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合成 | 第28页 |
2.2.2 二缩水甘油醚中间体的合成 | 第28-29页 |
2.2.3 桥连大环多胺及其双核zn(Ⅱ)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3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1-39页 |
2.3.1 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2.3.2 原料及中间体合成 | 第32-34页 |
2.3.3 双核大环多胺10及其Zn(Ⅱ)配合物的合成 | 第34-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对DNA催化裂解研究 | 第40-47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DNA凝胶电泳原理 | 第40-4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3.3.1 仪器及试剂 | 第41-42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3.4 桥连大环多胺双核Zn(Ⅱ)配合物11对质粒DNA(pUC19)的催化裂解反应 | 第43-46页 |
3.4.1 催化裂解条件 | 第43-46页 |
3.4.2 结果及讨论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手性BINOL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进展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手性BINOL衍生物的合成 | 第47-51页 |
4.2.1 3,3’位碳上的取代 | 第47-49页 |
4.2.2 6,6’位,7,7’位和4,4’位碳上的取代 | 第49-51页 |
4.3 手性BINOL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 第51-55页 |
4.3.1 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 | 第51-52页 |
4.3.2 Aldol醇醛缩合反应 | 第52-53页 |
4.3.3 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 第53-54页 |
4.3.4 不对称Michael反应 | 第54页 |
4.3.5 不对称端基炔-醛的加成反应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五章 手性BINOL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应用 | 第58-68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手性BINOL衍生物的设计 | 第58-59页 |
5.3 催化剂5的合成和催化结果 | 第59-60页 |
5.3.1 催化剂5的合成 | 第59-60页 |
5.3.2 催化苯乙炔对苯甲醛的加成反应结果 | 第60页 |
5.4 催化剂7的合成和催化结果 | 第60-62页 |
5.4.1 催化剂7的合成 | 第60-61页 |
5.4.2 催化反应结果 | 第61-62页 |
5.5 实验部分 | 第62-67页 |
5.5.1 仪器和试剂 | 第62-63页 |
5.5.2 化合物2~7的合成 | 第63-65页 |
5.5.3 催化反应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声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