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论文--微生物学技术与微生物学实验论文

深海微生物培养系统流动体系的建模与仿真

第一章 绪论第1-20页
   ·深海微生物培养系统的研究背景第9-15页
     ·项目提出的背景第9-11页
     ·国内外现有设备状况及趋势第11-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液压、控制系统仿真概述第15-18页
     ·仿真的基本概念第15-17页
     ·计算机仿真应用于液压系统中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任务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系统关键元件的数学建模第20-48页
   ·计算机仿真应用于培养系统设计中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仿真系统的组成第22-23页
     ·计算机仿真的任务第22页
     ·建模的原则第22-23页
     ·仿真系统的结构关系第23页
   ·超高压微量泵仿真模型第23-36页
     ·超高压微量泵的工况要求第23-24页
     ·往复泵的特点第24-25页
     ·研究超高压微量泵容积效率的意义第25-26页
     ·泵的容积效率相关理论第26-30页
     ·超高压微量泵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0-35页
     ·本节小结第35-36页
   ·高温高压培养釜的数学建模第36-43页
     ·单釜试验台第36-37页
     ·多级釜试验台第37-39页
     ·对高温高压培养釜的数学建模第39-41页
     ·对高温高压培养釜的仿真分析第41-43页
   ·比例压力阀的数学模型第43-47页
     ·电液比例技术概况第43-44页
     ·电液比例阀的特点及应用第44页
     ·电液比例阀的数学模型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第48-62页
   ·单釜系统流动体系的数学模型第48-54页
     ·单釜系统简介第48-49页
     ·单釜系统流动体系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9-52页
     ·单釜系统流动体系的仿真研究第52页
     ·单釜系统流动体系的参数优化第52-53页
     ·单釜系统流动体系仿真小结第53-54页
   ·多釜系统流动体系的数学模型第54-61页
     ·并联式多釜系统第54-55页
     ·并联式培养系统流动体系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第55-60页
     ·串联式多釜系统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系统运行过程的仿真与试验研究第62-77页
   ·流量变化对系统升压过程的影响第62-68页
     ·不同流量下的培养系统升压过程的仿真与试验研究第62-63页
     ·升压过程中的流量变化的仿真与试验研究第63-68页
   ·对采样过程的仿真与试验研究第68-76页
     ·培养系统流动体系的采样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8-71页
     ·采样过程的仿真与试验研究第71-75页
     ·本节小结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第77-79页
   ·总结第77页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1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第84-85页
附录2 现场实验部分照片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MN性能监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精益生产在科龙冰箱一厂的应用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