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束注入器用大型低温冷凝泵的特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中性束注入加热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3页 |
·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简介 | 第13-14页 |
·低温泵对于中性束注入器的意义 | 第14页 |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性束注入装置组成 | 第16-20页 |
·离子源 | 第16-17页 |
·中性化室 | 第17页 |
·主真空室 | 第17页 |
·偏转磁铁 | 第17-18页 |
·低温冷凝泵 | 第18-19页 |
·漂移管道 | 第19页 |
·真空抽气系统 | 第19页 |
·其它系统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低温泵及其基本理论 | 第20-38页 |
·低温下的蒸汽特性 | 第20页 |
·低温泵的抽气原理 | 第20-23页 |
·低温冷凝抽气 | 第21-22页 |
·低温吸附抽气 | 第22-23页 |
·低温捕集抽气 | 第23页 |
·低温泵的物理参量 | 第23-26页 |
·基本方程 | 第23-24页 |
·入射到表面的分子数 | 第24-25页 |
·平衡压强 | 第25页 |
·最大比抽速 | 第25-26页 |
·低温泵的再生 | 第26页 |
·低温泵抽气特性 | 第26-28页 |
·粘滞流和过渡流时的抽气特性 | 第26-27页 |
·分子流时的抽气特性 | 第27-28页 |
·低温吸附泵 | 第28-32页 |
·低温吸附泵的工作机理 | 第28-29页 |
·各种吸附剂的低温物理性能 | 第29-30页 |
·吸附剂的选择 | 第30-32页 |
·低温冷凝泵 | 第32-34页 |
·低温冷凝泵的工作原理 | 第32页 |
·凝结系数α | 第32-33页 |
·冷凝物的导热率 | 第33-34页 |
·影响低温冷凝泵抽速的因素 | 第34-36页 |
·被抽气体压强和低温表面的温度对抽速的影响 | 第34页 |
·捕获系数对低温泵抽速的影响 | 第34-35页 |
·屏蔽挡板对抽速的影响 | 第35-36页 |
·冷凝层对低温泵抽速的影响 | 第36页 |
·两种泵的抽速比较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低温泵的热负荷计算 | 第38-43页 |
·液氦容器热负荷计算 | 第38-40页 |
·低温面的辐射热Q_1 | 第38-39页 |
·被抽气体的载热Q_2 | 第39-40页 |
·液氦杜瓦受液氮杜瓦的辐射热Q_3 | 第40页 |
·输液管的传导热Q_4 | 第40页 |
·液氮系统热负荷计算 | 第40-41页 |
·液氦的消耗率 | 第41-42页 |
·液氮的消耗率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低温泵挡板设计及其表面处理分析 | 第43-55页 |
·辐射挡板的典型结构与分析 | 第43-44页 |
·低温泵中辐射挡板的作用 | 第44页 |
·设计辐射挡板时应主要考虑的问题 | 第44页 |
·蒙特卡罗法模拟挡板的流导几率与传输系数 | 第44-52页 |
·蒙特卡洛方法简介 | 第44-45页 |
·模拟大意 | 第45-46页 |
·具体步骤 | 第46-51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挡板的表面处理分析 | 第52-55页 |
·挡板透射系数TP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挡板表面处理优化分析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冷凝泵的抽速计算与测定 | 第55-66页 |
·中性束注入器主真空室内气源情况分析 | 第55-57页 |
·主真空室压强的理论分析 | 第57-60页 |
·压力计算的物理假设 | 第57页 |
·主真空室压强分布 | 第57-58页 |
·抽速测定 | 第58-59页 |
·验证抽速 | 第59-60页 |
·一定温度下抽速与真空度的关系 | 第60-62页 |
·低温冷凝泵的抽速与低温板温度的关系 | 第62-63页 |
·氢层厚度对低温泵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氢层厚度对极限压强的影响 | 第63-64页 |
·氢层厚度对抽速的影响 | 第64页 |
·氢层厚度对排气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氢层厚度对温差的影响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个人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