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地缘性社区谈话团体的质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本研究的贡献 | 第9-10页 |
·理论方面 | 第9页 |
·实践方面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社区心理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社区心理意识 | 第10-11页 |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 第11页 |
·我国关于社区心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对社区心理学的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农村地区老人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老年人心理与社会支持 | 第13页 |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 | 第13-15页 |
·对农村老年人心理研究的述评 | 第15-16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社会认同 | 第16页 |
·场域论和团体动力学 | 第16-18页 |
·人本主义倾向的团体咨询 | 第18-19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9-2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效度检验 | 第19-20页 |
·关于伦理道德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者的身份 | 第21-24页 |
·研究过程 | 第24-29页 |
·预研究 | 第24-25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5-27页 |
·资料的收集 | 第27页 |
·资料的编码 | 第27-29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91页 |
·团体的一般特点 | 第29-39页 |
·团体的特点 | 第29-36页 |
·团体成员的特点 | 第36-39页 |
·团体的动力研究 | 第39-55页 |
·团体动力流向 | 第39-44页 |
·评判 | 第44-51页 |
·态度和情感 | 第51-55页 |
·团体的叙事研究 | 第55-79页 |
·关于存在 | 第56-71页 |
·关于丧失 | 第71-79页 |
·团体存在的心理意义和功能 | 第79-91页 |
·团体认同与归属 | 第79-81页 |
·心理咨询与治疗功能 | 第81-85页 |
·抚育功能和社会支持功能 | 第85-86页 |
·信息交流 | 第86-87页 |
·消极心理影响 | 第87-91页 |
6 讨论和总结 | 第91-96页 |
·讨论 | 第91-93页 |
·与正式团体的比较 | 第91页 |
·团体存在的积极心理意义 | 第91-93页 |
·团体动力、团体叙事与团体存在的心理功能的关系 | 第93页 |
·总结 | 第93-96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创新点 | 第94-9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附录A:录音资料逐字稿(节选) | 第99-146页 |
附录B:座位示意图 | 第146-147页 |
附录C:初级编码表(节选) | 第147-150页 |
附录D:三级编码表(示例) | 第150-151页 |
个人简介 | 第151-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152-153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