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近自然护岸措施岸坡稳定性分析--以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岸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植被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植被水文效应 | 第11-12页 |
·根系力学效应 | 第12-13页 |
·根系的定量表征 | 第13页 |
·土壤抗侵蚀性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土壤抗冲性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土壤水文效应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土壤贮水性研究进展 | 第16页 |
·土壤渗透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地质地貌 | 第19-20页 |
·土壤 | 第20页 |
·气候 | 第20页 |
·桃花溪概况 | 第20-23页 |
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23-31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样地布设 | 第23-25页 |
·根系特征调查 | 第25页 |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 | 第25页 |
·土壤结构及抗蚀性指标的测定 | 第25-26页 |
·土壤抗剪强度测定 | 第26-27页 |
·岸坡稳定性分析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4 岸坡稳定性评价 | 第31-37页 |
·基于水流切应力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 第31-33页 |
·基于土壤抗剪强度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 第33-36页 |
·岸坡稳定坡高临界值模型推导 | 第33-34页 |
·岸坡稳定坡高临界值模型的应用 | 第34-35页 |
·岸坡稳定坡高临界值模型的验证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5 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73页 |
·植被特征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43页 |
·生物多样性特征 | 第37-40页 |
·根系分布特征 | 第40-43页 |
·土壤抗侵蚀性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58页 |
·土壤抗冲性特征 | 第43-44页 |
·岸坡土壤抗蚀性特征 | 第44-58页 |
·土壤水文效应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58-64页 |
·土壤贮水性特征 | 第58-61页 |
·土壤渗透性分析 | 第61-64页 |
·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第64-70页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64-6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65-69页 |
·典型相关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岸坡稳定性评价 | 第73页 |
·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个人简介 | 第79-81页 |
导师简介 | 第81-8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