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体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框图 | 第12页 |
四、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果蔬生产、保鲜、加工及出口现状 | 第13-17页 |
一、 果蔬生产 | 第13页 |
二、 果蔬保鲜 | 第13页 |
三、 果蔬加工 | 第13-14页 |
四、 产品进出口 | 第14页 |
五、 生产、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我国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一、 我国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 第17页 |
二、 我国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的总体概况 | 第17-19页 |
三、 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四、 标准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国际组织果蔬标准化及标准体系研究与启示 | 第27-34页 |
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第27-28页 |
二、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第28-31页 |
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果蔬标准化 | 第31-32页 |
四、 启示 | 第32-34页 |
第五章 美国果蔬标准化及标准体系研究与启示 | 第34-47页 |
一、 标准体系的组成 | 第34-36页 |
二、 标准体系的框架与结构特点 | 第36-38页 |
三、 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 第38-43页 |
四、 启示 | 第43-47页 |
第六章 果蔬标准化及标准体系的概念与理论研究 | 第47-58页 |
一、 标准化、标准及标准体系的概念 | 第47-48页 |
二、 标准化和标准的作用 | 第48-49页 |
三、 标准体系的特征和属性 | 第49-51页 |
四、 标准化及标准体系通用理论 | 第51页 |
五、 果蔬标准化的作用和特点 | 第51-54页 |
六、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 第54-58页 |
第七章 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 第58-69页 |
一、 标准体系建立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 第58-59页 |
二、 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9-60页 |
三、 标准体系的框架 | 第60-64页 |
(一) 标准体系的层次 | 第60-62页 |
(二) 标准体系的性质 | 第62页 |
(三) 标准体系中标准的类型 | 第62-63页 |
(四) 标准涵盖的产品类别 | 第63-64页 |
四、 标准体系的组成和标准类型框架图 | 第64页 |
五、 标准体系框架的特点 | 第64-69页 |
第八章 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制修订指南研究 | 第69-82页 |
一、 基础标准 | 第69页 |
二、 通用的果蔬产品及加工食品安全标准 | 第69-71页 |
三、 原料标准 | 第71-72页 |
四、 环境与设施标准 | 第72页 |
五、 工艺标准与推荐规程 | 第72-73页 |
六、 包装与标识标准 | 第73页 |
七、 产品标准 | 第73-79页 |
八、 检验标准 | 第79-80页 |
九、 贮藏运输及销售标准 | 第80-82页 |
第九章 我国果蔬产品及加工标准体系的实施研究 | 第82-92页 |
一、 标准体系实施的概念和范畴 | 第82页 |
二、 标准体系实施的基础 | 第82-87页 |
三、 标准体系实施的策略和建议 | 第87-92页 |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2-95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二、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附录1 果蔬产品及加工国家标准目录 | 第100-105页 |
附录2 果蔬产品及加工行业标准目录 | 第105-115页 |
附录3 果蔬产品及加工地方标准目录 | 第115-121页 |
附录4 果蔬产品及加工ISO标准目录 | 第121-126页 |
附录5 果蔬产品及加工CAC标准目录 | 第126-131页 |
附录6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汇总与比较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
作者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