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瑕疵设立研究
前言 | 第1-9页 |
一、 公司瑕疵设立概念之界定 | 第9-18页 |
(一) 公司瑕疵设立概念之界定 | 第9-12页 |
1 公司设立 | 第9-11页 |
2 公司瑕疵设立 | 第11-12页 |
(二) 公司瑕疵设立概念之比较研究 | 第12-18页 |
1 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 | 第12-13页 |
2 公司瑕疵设立与公司设立不能 | 第13-15页 |
3 公司瑕疵设立与公司设立无效 | 第15-16页 |
4 公司瑕疵设立与公司解散 | 第16-17页 |
5 公司瑕疵设立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 | 第17-18页 |
二、 公司瑕疵设立之表现形式 | 第18-29页 |
(一) 主观性瑕疵设立和客观性瑕疵设立 | 第18-25页 |
1 主观性瑕疵设立 | 第18-21页 |
2 客观性瑕疵设立 | 第21-25页 |
(二) 实体性瑕疵设立和程序性瑕疵设立 | 第25-27页 |
1 实体性瑕疵设立 | 第25-26页 |
2 程序性瑕疵设立 | 第26-27页 |
(三) 公法性瑕疵设立和私法性瑕疵设立 | 第27-29页 |
1 私法性瑕疵设立 | 第28页 |
2 公法性瑕疵设立 | 第28-29页 |
三 公司瑕疵设立之法律后果 | 第29-41页 |
(一) 公司瑕疵设立之处理 | 第29-38页 |
1 英美法系国家处理模式 | 第30-34页 |
2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处理方式 | 第34-38页 |
(二) 公司瑕疵设立处理之法律效力 | 第38-39页 |
1 对公司本身的效力 | 第38-39页 |
2 外部效力 | 第39页 |
3 内部效力 | 第39页 |
(三) 公司瑕疵设立之责任承担 | 第39-41页 |
四、 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及完善建议 | 第41-48页 |
(一) 我国公司法之相关规定 | 第41-42页 |
(二) 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之不足 | 第42-45页 |
(三) 完善公司法相关规定的一些建议 | 第45-48页 |
1 完善公司瑕疵设立事由之规定 | 第45页 |
2 完善公司瑕疵设立之处理方式 | 第45-46页 |
3 完善公司瑕疵设立之责任承担 | 第46-48页 |
参考书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