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免责制度研究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部分 破产免责的一股分析 | 第9-25页 |
一、 破产免责的历史沿革 | 第9-14页 |
(一) 破产免责产生前破产法的状况 | 第9-12页 |
(二) 破产免责的产生及对各国破产法的影响 | 第12-14页 |
(三) 破产免责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14页 |
二、 破产免责的含义与适用范围 | 第14-17页 |
(一) 破产免责的含义 | 第14-15页 |
(二) 破产免责的适用范围 | 第15-17页 |
三、 破产免责的价值分析 | 第17-25页 |
(一) 破产免责的宏观价值 | 第17-18页 |
(二) 破产免责的微观价值 | 第18-19页 |
(三) 破产免责在自然人破产法中的地位 | 第19-25页 |
第二部分 破产免责的立法比较与构想 | 第25-34页 |
一、 破产免责的程序 | 第25-27页 |
(一) 当然免责 | 第25页 |
(二) 许可免责 | 第25-26页 |
(三) 我国宜采取许可免责 | 第26-27页 |
二、 破产免责适用的条件 | 第27-28页 |
三、 不许可免责的事由 | 第28-30页 |
(一) 主要国家的具体规定 | 第28-29页 |
(二) 我国制定不许可免责事由的构想 | 第29-30页 |
四、 破产免责的例外 | 第30-32页 |
(一) 主要国家的具体规定 | 第30-31页 |
(二) 我国制定破产免责例外的构想 | 第31-32页 |
五、 破产免责的撤销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破产免责适用的前提 | 第34-48页 |
一、 信用的含意 | 第34-37页 |
(一) 对信用含义的一般理解 | 第34-35页 |
(二) 经济学上的信用和民商法上的信用 | 第35-37页 |
二、 我国个人信用的现状 | 第37-40页 |
(一) 个人信用观念淡薄 | 第37-38页 |
(二) 缺乏客观可靠的个人信用资料 | 第38-39页 |
(三) 缺乏专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 第39页 |
(四) 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 | 第39页 |
(五) 缺乏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保障 | 第39-40页 |
三、 我国个人信用现状对适用破产免责制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 对破产债权人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 对破产人的影响 | 第42页 |
(三) 对社会的影响 | 第42-43页 |
四、 健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议 | 第43-48页 |
(一) 建立个人信用登记制度 | 第43-44页 |
(二) 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 第44-45页 |
(三) 建立与数据库管理相关的法律环境 | 第45-46页 |
(四) 个人信用风险服务制度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