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竞争力分析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8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第18-21页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第20-21页
   ·比较经济学理论第21-22页
     ·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21页
     ·比较经济学方法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第21-22页
   ·竞争优势理论基础第22-24页
     ·竞争优势理论第22-23页
     ·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第25-38页
   ·区域的界定第25页
   ·区域竞争力的涵义第25-26页
     ·区域竞争力的定义第25-26页
     ·区域竞争力的涵义第26页
   ·影响区域竞争力高低的因素第26-30页
     ·区域产业结构状况第27页
     ·区域科技与国民素质第27页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状况第27-28页
     ·区域企业及技术创新状况第28-29页
     ·区域对外开放状况第29页
     ·区域资源及基础设施第29-30页
   ·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与IMD区域竞争力模型第30-33页
     ·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第30-32页
     ·IMD区域竞争力模型第32-33页
     ·波特、IMD区域竞争力模型评价第33页
   ·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第33-37页
     ·直接竞争力因素第34-36页
     ·间接竞争力因素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38-49页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38-39页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第38页
     ·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统一第38页
     ·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统一第38-39页
     ·可比性和针对性相统一第39页
     ·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统一第39页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9-44页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9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说明第39-44页
   ·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第44-48页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第45-47页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分层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区域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第49-64页
   ·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第49-57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指标数据归一化第49-55页
     ·东北三省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第55-56页
     ·东北三省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第56-57页
   ·黑龙江省区域竞争力提升对策第57-63页
     ·农业产业化第57-58页
     ·建设专业化产业集群第58-60页
     ·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60-61页
     ·加强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第61页
     ·小城镇建设第61-62页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第62页
     ·切实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径木水曲柳、柞木和白桦锯材干燥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大兴安岭地区杜香有效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