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的心性学与现代性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外文摘要 | 第3-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现代性与心性学解析 | 第10-15页 |
| ·现代性解析 | 第10-11页 |
| ·本土现代性 | 第11-15页 |
| ·熊十力的心性学解析 | 第15-17页 |
| ·熊十力的心性学的特点 | 第17-20页 |
| 第2章 心性学之本体性--现代性的根基 | 第20-36页 |
| ·现代性与本体 | 第20-22页 |
| ·立本期的本体观 | 第22-24页 |
| ·援儒入佛期的本体观 | 第24-29页 |
| ·佛家本体论过失 | 第25-27页 |
| ·儒家本体论过失 | 第27-28页 |
| ·西方哲学本体论过失 | 第28-29页 |
| ·大易本体观 | 第29-36页 |
| 第3章 心性学之现实性--现代性的引发 | 第36-61页 |
| ·哲学与科学、民主的关系 | 第36-39页 |
| ·中国哲学与科学、民主 | 第39-41页 |
| ·心性学之现实性的理论前设--大易精神 | 第41-43页 |
| ·大易的基本精神 | 第41-42页 |
| ·大易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开出、引发 | 第42-43页 |
| ·大易精神对民主精神的开出、引发 | 第43页 |
| ·心性之现代性的现实推演 | 第43-61页 |
| ·心有不容己之动 | 第44页 |
| ·翕势成物 | 第44-46页 |
| ·格物之功 | 第46-48页 |
| ·科学精神 | 第48-51页 |
| ·民主、民治精神 | 第51-61页 |
| 第4章 心性学之道德性--现代性的补足 | 第61-77页 |
| ·现代性与道德 | 第61-63页 |
| ·道德的先天依据--本心 | 第63-70页 |
| ·德本论 | 第63-66页 |
| ·仁、德的重要性 | 第66-70页 |
| ·本心的被障 | 第70-73页 |
| ·习气的现起 | 第70-71页 |
| ·习气渐障本心 | 第71-73页 |
| ·本心的恢复 | 第73-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