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5-23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9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第15页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第15-17页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第17页 |
2.1.4 区域岩溶及地下水 | 第17-19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3页 |
2.2.1 坝址区地形地貌 | 第19页 |
2.2.2 坝址区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2.2.3 坝址区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页 |
2.2.5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坝区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第23-35页 |
§3.1 测线布置 | 第24页 |
§3.2 玫瑰花图及等密度图绘制 | 第24-27页 |
§3.3 结构面分组 | 第27-28页 |
§3.4 结构面网络图、线密度分布图及RQD值分布图 | 第28-33页 |
§3.5 结构面密度及RQD值的确定 | 第33页 |
§3.6 网络模拟结果评价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坝区岩块力学性质研究 | 第35-43页 |
§4.1 岩组的划分 | 第35页 |
§4.2 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变形)模量试验 | 第35-41页 |
4.2.1 岩块常规试验 | 第35-37页 |
4.2.2 刚性伺服机试验 | 第37-38页 |
4.2.3 点荷载试验 | 第38-41页 |
§4.3 岩块剪切强度参数研究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岩体变形参数估算 | 第43-63页 |
§5.1 岩体质量评价及参数估算 | 第43-47页 |
5.1.1 RMR系统分类及参数值确定 | 第43-47页 |
5.1.2 Q系统分类及参数值确定 | 第47页 |
§5.2 分形几何法 | 第47-53页 |
5.2.1 岩体损伤的分形模型 | 第48页 |
5.2.2 岩体损伤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48页 |
5.2.3 岩体参数估算 | 第48-49页 |
5.2.4 应用 | 第49-53页 |
§5.3 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测岩体力学参数神经网络法 | 第53-57页 |
5.3.1 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 | 第54页 |
5.3.2 经元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5.3.3 岩体弹性模量的预测 | 第56-57页 |
§5.4 原位试验法 | 第57-60页 |
§5.5 声波测试法 | 第60页 |
§5.6 岩体变形参数建议值 | 第60-63页 |
第六章 岩体强度参数确定 | 第63-73页 |
§6.1 各岩组强度参数估算 | 第63-69页 |
6.1.1 按RMR法估算 | 第63-64页 |
6.1.2 按Hock-Brown估算法求解岩体的强度参数 | 第64-69页 |
§6.2 结构面强度参数确定 | 第69-71页 |
6.2.1 室内结构面剪切试验 | 第69页 |
6.2.2 原位试验 | 第69-71页 |
§6.3 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