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的美学思考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电子游戏研究中美学的自觉 | 第9-16页 |
第一节 游戏研究从叙事学剥离 | 第9-12页 |
1 、 “游戏学转向” | 第9-11页 |
2 、 转向中的美学思考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游戏审美特性得到强调 | 第12-16页 |
1 、 电子游戏审美特性分析 | 第12-14页 |
2 、 审美特性成为分类标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电子游戏美学分析 | 第16-37页 |
第一节 电子游戏中的“自我” | 第17-20页 |
1 、 “自我”中身体的退场 | 第17-18页 |
2 、 去中心的、流动的自我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穿越语言与图像的“游戏文化” | 第20-27页 |
1 、 图像与语言的战争 | 第20-24页 |
2 、 “游戏文化”兴起 | 第24-27页 |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中的时空 | 第27-32页 |
1 、 时间 | 第27-30页 |
2 、 空间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电子游戏中的审美沉浸与审美距离 | 第32-37页 |
1 、 关于“沉浸”的考察 | 第32-34页 |
2 、 “沉浸”的美学内涵 | 第34-35页 |
3 、 “拟真”与“反拟真”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电子游戏与审美理想 | 第37-51页 |
第一节 作为美学概念的游戏 | 第37-46页 |
1 、 关注“功利性”的游戏 | 第37-40页 |
2 、 作为事物发展的基本力量的游戏 | 第40-42页 |
3 、 动态的、回归的游戏 | 第42-43页 |
4 、 “逍遥游” | 第43-46页 |
第二节 电子游戏与作为美学理想的游戏之关系 | 第46-51页 |
1 、 “圣杯”与“迷宫” | 第46-48页 |
2 、 节制之美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