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离放电绿色化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 ·绿色化学概念 | 第7-8页 |
| ·绿色化学的兴起与发展 | 第8-11页 |
| ·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 第8页 |
| ·日本的”新阳光计划” | 第8-9页 |
| ·欧洲国家的环境保护新政策 | 第9-10页 |
| ·中国走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道路的决心 | 第10-11页 |
| ·绿色化学研究原则 | 第11-13页 |
| ·绿色化学研究动态--寻找新的转化方法 | 第13-14页 |
| ·电化学方法 | 第13-14页 |
| ·光化学及其他辐射方法 | 第14页 |
| ·等离子体技术 | 第14页 |
| ·强电离放电绿色化学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绿色转化新方法--等离子体技术 | 第16-18页 |
| ·等离子体概念 | 第16页 |
| ·等离子体技术的优势 | 第16-18页 |
| 第3章 强电离放电方法 | 第18-24页 |
| ·气体电离放电现状 | 第18-20页 |
| ·强电离放电 | 第20-24页 |
| ·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室构造 | 第20-22页 |
| ·强电场电离放电主要特性参数 | 第22-24页 |
| 第4章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的建立 | 第24-27页 |
|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建立 | 第24-25页 |
|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的应用研究 | 第25-27页 |
| 第5章 绿色氧化 | 第27-35页 |
| ·羟基的性质 | 第27-29页 |
| ·强电离放电产生羟基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 | 第29-31页 |
| ·绿色氧化设计的概念及原则 | 第31-33页 |
| ·绿色氧化设计内容 | 第33-35页 |
| 第6章 绿色氧化技术治理船舶压载水研究 | 第35-47页 |
| ·试验流程 | 第35-3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 ·生化检测 | 第36-37页 |
| ·水质检测 | 第3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 ·杀灭微生物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致死微生物的生化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 ·改善压载水水质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7章 绿色氧化脱硫研究 | 第47-55页 |
| ·脱硫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式 | 第47-48页 |
| ·实验系统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激励电压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9页 |
| ·含水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含氧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1页 |
| ·H_2O、O_2对SO_2脱除率影比值 | 第51-53页 |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 第8章 常温常压无催化剂天然气合成液体燃料和氨 | 第55-68页 |
| ·引言 | 第55-57页 |
| ·实验测试仪器 | 第57页 |
| ·合成气态产物分析 | 第57-60页 |
| ·合成液体燃料的色质谱图分析 | 第60-66页 |
| ·合成液体燃料的定量分析 | 第66-68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