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铜川地区黄土滑坡的机理、稳定性及防治措施研究

1 前言第1-15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7-8页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动态第8-11页
     ·关于黄土滑坡机理研究第8-9页
     ·关于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第9-10页
     ·关于黄土滑坡防治措施的研究第10-11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1-15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5页
2 铜川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第15-32页
   ·铜川自然地理概况第15页
   ·铜川环境地质条件概述第15-25页
     ·黄土地层划分第15-16页
     ·铜川的地质构造第16-18页
     ·铜川的地貌特征第18-21页
     ·气侯特征及水文特征第21-25页
   ·铜川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第25-32页
     ·黄土的物质组成第25-27页
     ·黄土的物理性质第27-28页
     ·黄土的力学性质第28-32页
3 铜川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第32-53页
   ·铜川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第32页
   ·铜川黄土滑坡的形成条件第32-37页
     ·形成黄土滑坡的内因第33-34页
     ·产生滑坡的外在因素第34-37页
   ·黄土滑坡的变形特征第37-38页
   ·降水诱发黄土滑坡的机理第38-40页
     ·饱和黄土层的形成第38页
     ·对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第38-39页
     ·饱和黄土液化机理第39页
     ·黄土液化引起黄土斜坡滑动的作用过程第39-40页
   ·铜川低滑面倾角黄土滑坡的低速机理第40-43页
     ·铜川低滑面倾角黄土滑坡的现状第40-41页
     ·铜川黄土滑坡的低速机理第41-43页
   ·铜川黄土滑坡的运动学机理第43-53页
     ·黄土滑坡的运动轨迹、滑速和滑距第43-48页
     ·实例分析第48-53页
4 铜川黄土斜坡稳定性分析第53-68页
   ·极限平衡法第53-59页
     ·应力法第53-54页
     ·传递力系法第54-59页
   ·黄土滑坡的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法第59-64页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的理论模型第59-60页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在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第60-64页
   ·黄土斜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第64-68页
     ·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第65-66页
     ·实例分析第66-68页
5 黄土滑坡的防治措施分析第68-82页
   ·滑坡防治的目的、意义第68页
   ·滑坡防治的原则、方法第68-70页
     ·滑坡防治的原则第68-69页
     ·滑坡防治的方法第69-70页
   ·黄土滑坡的防治措施第70-82页
     ·预防措施第70页
     ·治理措施第70-75页
     ·综合防治实例(以焦坪收费站滑坡为例)第75-82页
6 结论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无核品种胚败育因子及其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变结构最终滑动模态控制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