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煤岩体钻锚注加固技术研究
1 、 概述 | 第1-15页 |
·国内外注浆技术和钻锚注的发展 | 第8-13页 |
·注浆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钻锚注应用现状 | 第10页 |
·注浆理论研究的发展 | 第10-13页 |
·钻锚注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 钻锚注加固机理 | 第15-20页 |
·破碎岩体受力破坏过程 | 第15-16页 |
·钻锚注支护的示意说明 | 第16页 |
·注浆加固作用分析 | 第16-18页 |
·钻锚注加固机理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3 、 钻锚注材料和注浆工艺 | 第20-30页 |
·自钻锚杆 | 第20-22页 |
·自钻锚杆规格 | 第20页 |
·自钻锚杆的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自钻锚杆的常用配件 | 第21页 |
·自钻锚杆的施工 | 第21-22页 |
·注浆材料 | 第22-27页 |
·水泥基浆材 | 第22-24页 |
·化学基浆材 | 第24-26页 |
·高活性粉煤灰 | 第26-27页 |
·注浆机具和工艺 | 第27-28页 |
·双液注浆施工工艺 | 第27-28页 |
·单液注浆施工工艺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4 、 钻锚注支护参数的确定 | 第30-37页 |
·自钻锚杆参数的确定 | 第30-32页 |
·注浆参数的确定 | 第32-35页 |
·施工控制计算公式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5 、 破碎煤岩体钻锚注加固数值模拟研究 | 第37-56页 |
·Flac~(3D)程序简介 | 第37页 |
·Flac~(3D)的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第38页 |
·运动方程 | 第38-39页 |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 | 第39页 |
·阻尼力 | 第39页 |
·计算循环 | 第39-40页 |
·Flac~(3D)的特点 | 第40页 |
·Flac~(3D)数值模型建立 | 第40-43页 |
·Flac~(3D)建立模型过程 | 第41-42页 |
·模拟方案 | 第42-43页 |
·Flac~(3D)模拟分析 | 第43-54页 |
·未开挖之前岩体状态 | 第44-46页 |
·底板无支护 | 第46-50页 |
·底板钻锚注支护分析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6 、 五阳煤矿7508工作面风巷底臌治理 | 第56-69页 |
·试验点调查与地质力学评估 | 第56-58页 |
·钻锚注支护方案及支护材料 | 第58-60页 |
·原支护设计 | 第58-59页 |
·巷道底臌治理设计 | 第59-60页 |
·注浆泵 | 第60页 |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 第60-61页 |
·施工工艺过程 | 第60页 |
·技术要求 | 第60-61页 |
·钻锚注支护检测与监测 | 第61-67页 |
·注浆参数测试结果 | 第61页 |
·底板煤岩强度测试 | 第61-63页 |
·表面位移 | 第63-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7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