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信用经济中的个人信用制度 | 第13-21页 |
·信用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信用的规定性 | 第13页 |
·个人信用是主要信用类型之一 | 第13-15页 |
·信用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 第15-16页 |
·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 | 第16-17页 |
·信用支撑市场经济的运行 | 第16页 |
·消费信用影响信用经济的发展 | 第16-17页 |
·个人信用制度 | 第17-21页 |
·制度经济学视角 | 第17-18页 |
·信用活动需要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共同约束 | 第18页 |
·个人信用制度的内涵 | 第18-19页 |
·个人信用制度的功能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31页 |
·消费信用与个人信用制度 | 第21-26页 |
·消费信用可以提高即期效用水平 | 第21-22页 |
·消费信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22-23页 |
·消费信用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 第23-24页 |
·消费信用面临的现实--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助学贷款为例 | 第24页 |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落后是制约消费信用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 第24-26页 |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个人信用制度 | 第26-27页 |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情况影响个人所得税征管 | 第26页 |
·反腐败需要个人信用制度的支持 | 第26-27页 |
·倡导诚信观念需要外在制度的配合 | 第27-28页 |
·严峻的国际环境需要个人信用制度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经验和借鉴 | 第31-42页 |
·借鉴背景分析 | 第31-32页 |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2页 |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运行机制 | 第32-35页 |
·信用局(Credit Bureau)承担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出具信用分的职能 | 第32-33页 |
·个人信用评分系统(Credit scoring System)提高消费信用决策效率 | 第33-34页 |
·失信惩罚和法律保障维持个人信用制度稳定运行 | 第34-35页 |
·发展条件分析 | 第35-36页 |
·相关立法原则形成了社会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信任 | 第36-37页 |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7-39页 |
·个人信用信息完整性问题 | 第37-38页 |
·个人破产中赦免法功能的矛盾 | 第38-39页 |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模式探讨 | 第42-63页 |
·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 | 第42-47页 |
·制度建设具备的条件 | 第42-43页 |
·制度建设面临的困难 | 第43页 |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落后的原因 | 第43-46页 |
·上海个人信用制度发展的案例 | 第46-47页 |
·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架构 | 第47-59页 |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 | 第47-48页 |
·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机制 | 第48-53页 |
·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3-58页 |
·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法律框架 | 第58-59页 |
·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步骤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